[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细胞试验用多用途水平电泳仪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01482.6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22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林本成;袭著革;刘焕亮;来文庆;刘晓华;石玥;于楠;边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环境医学与作业医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7/447 | 分类号: | G01N27/447;G01N27/453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李凤林 |
地址: | 30005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细胞 试验 多用途 水平 电泳仪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细胞试验用多用途水平电泳仪,包括电泳仪主体、水平式电泳槽和电机防插反装置,电泳仪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平式电泳槽,水平式电泳槽的前面固定连接有电机防插反装置,电泳仪主体的前面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源,电泳仪主体的前面顶部固定连接有收束缠绕柱,水平式电泳槽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侧面开孔观察盖,侧面开孔观察盖很好的体现了该装置的观察实用性,收束缠绕柱很好的体现了该装置的收束有序性,防触电受力接触垫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安全性,电机防插反装置很好的防止了插混情况的发生,多用途便携卡杆很好的体现了该装置的多用性,适用于生物实验器材的使用,在未来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涉及生物实验器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细胞试验用多用途水平电泳仪。
背景技术
电泳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分析手段,而电泳仪是电泳技术得以实现的重要设备工具,所谓电泳,就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不同物质由于所带电量及分子量的不同因而在电场中的运动速度也不同,根据这一特征,应用电泳法可以对不同物质进行定性或者定量分析,或者将一定混合物组份分析或单个组份提取制备,这在临床检验或者实验研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现有的电泳仪仅能局限于室内少数医疗环境下使用,无法覆盖于外部适用环境,不具有很好的多用性,导线将电泳槽的两个电极与电泳仪的直流输出端联接时,极性接反容易对装置造成较大的损坏,操作不熟练或疏忽都极可能造成事故的发生,现有装置不具备很好的插混设计,安全防护性不足。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新型细胞试验用多用途水平电泳仪,成为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细胞试验用多用途水平电泳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具有很好的多用性,安全防护性不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细胞试验用多用途水平电泳仪,包括电泳仪主体、水平式电泳槽和电机防插反装置,所述电泳仪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平式电泳槽,所述水平式电泳槽的前面固定连接有电机防插反装置,所述电泳仪主体的前面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源,所述水平式电泳槽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外用滚轮,所述电泳仪主体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多用途便携卡杆,所述电机防插反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正极插接头,所述电机防插反装置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负极插接头,所述负极插接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源传输线,所述电源传输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磁极分流U型管,所述磁极分流U型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电流导入端,所述电流导入端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电流中枢元件,所述电流中枢元件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电源接电插口,所述多用途便携卡杆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卡杆内嵌齿轮,所述卡杆内嵌齿轮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一体卡销,所述齿轮一体卡销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销限位套口,所述多用途便携卡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卡杆内嵌收纳槽。
优选的,所述电泳仪主体的前面顶部固定连接有收束缠绕柱。
优选的,所述水平式电泳槽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侧面开孔观察盖。
优选的,所述多用途便携卡杆的前面固定连接有防触电受力接触垫。
优选的,所述电机防插反装置是由一端的正极插接头,另一端的负极插接头,负极插接头一端的电源传输线,电源传输线一端的磁极分流U型管,磁极分流U型管底端的电流导入端,电流导入端底端的电流中枢元件和电流中枢元件底部两侧的电源接电插口共同组合而成。
优选的,所述多用途便携卡杆是由顶部的卡杆内嵌齿轮,卡杆内嵌齿轮顶端的齿轮一体卡销,齿轮一体卡销一侧的卡销限位套口和内侧的卡杆内嵌收纳槽共同组合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新型细胞试验用多用途水平电泳仪,通过设置电机防插反装置,无需区分极性,电流经过电流中枢元件整合集束,再通过电流导入端导入磁极分流U型管内,磁极分流U型管利用正负磁极的吸引,将电流自动通过电源传输线传入对应极性的接头,从而很好的防止了插混情况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环境医学与作业医学研究所,未经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环境医学与作业医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014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手机后盖板玻璃生产用转运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石油勘探用采样储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