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超声波的汽车尿素浓度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03489.1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11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胡智武;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博达重庆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C20/80 | 分类号: | G16C20/80;G16C20/20;G06F17/18;G01D2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瑞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56 | 代理人: | 梁明升 |
地址: | 401332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超声波 汽车 尿素 浓度 检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超声波的汽车尿素浓度检测系统,包括:尿素溶液罐,用于尿素溶液的配置、检测和存储;尿素颗粒加注机,用于向尿素溶液罐内加注尿素颗粒;纯净水加注机,用于向尿素溶液罐内加注纯净水;尿素溶液加注机,用于向尿素溶液罐内加注预设浓度的尿素溶液;温度可调箱,所述尿素溶液罐布置在温度可调箱内;超声波传感器,包括超声发射器和超声波接收器,所述超声发射器和超声波接收器分别相对安装在尿素溶液罐内侧壁。采用超声波传感器来检测尿素溶液浓度,检测方式简便,能够有效检测不同温度下的尿素溶液浓度,具有尿素溶液浓度检测数据准确度高、检测方式简便和实时性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尿素浓度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超声波的汽车尿素箱浓度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作为道路主要交通工具已经全面普及到各个家庭生活中,相应的也需要防止汽车尾气污染。汽车尾气中的二氧化碳(CO2)、硫化物SOx(SO和SO2)、氮氧化物NOx(NO和NO2)、氟氯烃等使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大气环境问题变得更为严重;尾气中的CO、NOx、SOx、未燃碳氢化合物HC、颗粒物PM和臭味气体等污染空气,对人类和动、植物危害甚大。
柴油汽车的尾气排放必须符合国标排放新标准,在汽车制造行业中,需要使用汽车尿素来净化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汽车尿素,是一种使用在SCR技术中,用来减少柴油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污染的液体,其组成成分为32.5%的高纯尿素和67.5%的去离子水。为了保证汽车尾气的净化效果,需要实时检测尿素箱中尿素溶液浓度、尿素溶液液位等参数,目前,汽车尿素箱溶液检测有以下不足:
1、现在大多数柴油汽车尿素箱溶液浓度仍采用传统方式检测,通过计算溶剂质量和溶液质量的比值得到,每次检测都需要知道初始溶剂和溶质的质量,统计十分不便,而且数据检测实时性差;
2、汽车在不同运行状态下尿素箱的温度有很大的变化,会导致尿素箱溶液浓度跟着变化,采用传统检测方法得到的尿素溶液浓度不准确,从而会导致尾气排放不达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超声波的汽车尿素浓度检测系统,采用超声波传感器检测超声波在尿素溶液中的飞行时间,采用液位传感器实时检测尿素溶液罐内的液位信息,采用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尿素溶液罐内的温度信息,根据温度和超声波飞行时间计算实时尿素溶液浓度,能够实时检测尿素溶液浓度,可以有效检测不同温度下的尿素溶液浓度。具有尿素溶液浓度检测数据准确度高、检测方式简便和实时性好等优点。
一种基于超声波的汽车尿素浓度检测系统,包括:
尿素溶液罐,用于尿素溶液的配置、检测和存储;
尿素颗粒加注机,所述尿素颗粒加注机和尿素溶液罐体第一加注口连通,用于向尿素溶液罐内加注尿素颗粒;
纯净水加注机,所述纯净水加注机和尿素溶液罐体第二加注口连通,用于向尿素溶液罐内加注纯净水;
尿素溶液加注机,所述尿素溶液加注机和尿素溶液罐体第三加注口连通,用于向尿素溶液罐内加注预设浓度的尿素溶液;
温度可调箱,所述尿素溶液罐布置在温度可调箱内;
超声波传感器,包括超声发射器和超声波接收器,所述超声发射器和超声波接收器分别相对安装在尿素溶液罐内侧壁。
进一步地,还包括PC控制台,所述PC控制台的第一控制端和尿素颗粒加注机连接,用于控制尿素颗粒的加注量;第二控制端和纯净水加注机连接,用于控制纯净水的加注量;第三控制端和尿素溶液加注机连接,用于控制尿素溶液的加注量;第四控制端和温度可调箱连接,用于调节温度可调箱内部的温度。
进一步地,还包括微型抽油泵,所述微型抽油泵固定安装在尿素溶液罐内的底部中间位置,微型抽油泵和PC控制台的第五控制端连接,用于搅匀尿素溶液罐内的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博达重庆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科博达重庆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034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