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PBR固定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03595.X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75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史衍鑫;姜晓宇;邢添庆;韩福森;王贤;王文正;姜帅;赵伟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宁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C02F101/30;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73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污水处理 pbr 固定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PBR固定化系统,具体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机座,所述机座的顶端设有反应池,所述反应池的一侧设有蓄水池,所述机座的内部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反应池的内部靠近第二隔板的一侧设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外部设有与蓄水池相连接的排水管,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设有两个支撑杆,且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设有多个PBR双层组件。整个系统在菌藻共生系统处理污水的基础上,采用新型PBR生物膜技术,将菌与藻类进行了固定化处理,菌藻固定效果好,细胞损害小,在提高污水中N、P的去除效率的同时,可实现菌与藻类的回收循环利用,可大规模投入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PBR固定化系统。
背景技术
近几年,微藻细胞固定化技术在生物能源,污水处理,重金属治理,藻种保存、养殖水体净化等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特别是与传统的活性污泥处理技术相比有较大优势,表现为脱氮、除磷和去除重金属的能力高,出水水样中部含有活性污泥,不会造成潜在的二次污染,微藻固定化主要分为以吸附、包埋和交联三种传统固定化方法;
但是,传统针对微藻细胞的固定化方法具有许多局限性,例如,固定化强度低,细胞易脱落,或者固定化效率高,对细胞伤害大,无法反复循环使用的问题,均不适用于大规模应用到污水处理中。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PBR固定化系统,旨在解决传统针对微藻细胞的固定化方法具有许多局限性,例如,固定化强度低,细胞易脱落,或者固定化效率高,对细胞伤害大,无法反复循环使用的问题,均不适用于大规模应用到污水处理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PBR固定化系统,包括机座,所述机座的顶端设有反应池,所述反应池的一侧设有蓄水池,所述机座的内部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其中所述第二隔板的底端与反应池的内底壁相连接,所述反应池的内部靠近第二隔板的一侧设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外部设有与蓄水池相连接的排水管,所述蓄水池靠近机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出管,所述机座的上表面设有与排出管相连接的水泵,且水泵的顶端设有与反应池相连接的进水管,所述反应池的内部设有微孔曝气盘,所述反应池的外部设有与微孔曝气盘相连接的气泵,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设有两个支撑杆,且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设有多个PBR双层组件,所述抽水泵的一端穿过第二隔板靠近PBR双层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水管;
所述PBR双层组件包括设置在两个支撑杆之间的支撑座,且支撑座的底端设有底层,且底层的外部设有源层,所述底层采用固定有小球藻的增强消化纤维素膜,所述源层采用玻璃纤维羊毛复合固定有绿脓假单胞菌的活性炭膜。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分别靠近两个支撑杆的两端均设有卡座,且卡座与支撑杆相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流量计。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池的底端固定设有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的底端与气泵之间法兰连接有进气管。
进一步地,所述微孔曝气盘的底端设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底端与连接法兰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池的顶端铰接有封盖,所述反应池的顶端靠近封盖的一侧螺栓固定有卡勾。
进一步地,所述封盖的上表面靠近卡勾的一端设有与卡勾相对应的铰接座,且铰接座的顶端铰接有与卡勾相卡接的卡扣。
进一步地,所述封盖的顶端沿径向的两端均开设有贯穿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宁学院,未经济宁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035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