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联网物理元件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04673.8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92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沈裕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裕龙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翁亚娜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网 物理 元件 散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联网物理元件散热装置,涉及车联网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车联网物理元件在运行使用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散热机构,导致物理元件会由于温度过高而发生故障的问题。所述承载壳体的下端通孔中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承载壳体的前端面上设置有活动盖板,所述承载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接线孔,且接线孔与承载壳体一体成型设置,所述散热风扇的电源线贯穿接线孔并延伸至承载壳体的外部,所述散热风扇的壳体两侧外壁上均设置有弹簧卡扣,所述弹簧卡扣的一侧设置有接触端板,所述接触端板的内部设置有磁铁板,且磁铁板与接触端板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弹簧卡扣通过磁铁板与承载壳体的内壁吸附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联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联网物理元件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车联网的内涵主要指:车辆上的车载设备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对信息网络平台中的所有车辆动态信息进行有效利用,在车辆运行中提供不同的功能服务。可以发现,车联网表现出以下几点特征:车联网能够为车与车之间的间距提供保障,降低车辆发生碰撞事故的几率;车联网可以帮助车主实时导航,并通过与其它车辆和网络系统的通信,提高交通运行的效率,车联网是实现自动驾驶乃至无人驾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现有的车联网物理元件在运行使用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散热机构,导致物理元件会由于温度过高而发生故障的问题,为此,我们一种车联网物理元件散热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联网物理元件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车联网物理元件在运行使用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散热机构,导致物理元件会由于温度过高而发生故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联网物理元件散热装置,包括承载壳体,所述承载壳体的下端通孔中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承载壳体的前端面上设置有活动盖板,所述承载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接线孔,且接线孔与承载壳体一体成型设置,所述散热风扇的电源线贯穿接线孔并延伸至承载壳体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散热风扇的壳体两侧外壁上均设置有弹簧卡扣,所述弹簧卡扣的一侧设置有接触端板,所述接触端板的内部设置有磁铁板,且磁铁板与接触端板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弹簧卡扣通过磁铁板与承载壳体的内壁吸附连接。
优选的,所述散热风扇的下端设置有前置框架,且前置框架与散热风扇的下端螺钉固定安装,所述前置框架的内部设置有外护网罩,且外护网罩与前置框架一体成型设置。
优选的,所述承载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把手嵌入槽,且把手嵌入槽与承载壳体一体成型设置,所述把手嵌入槽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把手,且活动把手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把手嵌入槽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承载壳体的两侧外壁上均设置有连接板,且两个连接板与承载壳体一体成型设置,所述连接板的内部上设置有两个安装孔,且两个安装孔与连接板一体成型设置。
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板与承载壳体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承载壳体的上端设置有两个粘胶贴槽,且两个粘胶贴槽与承载壳体一体成型设置。
优选的,所述活动盖板的一端设置有两个连接端板,且两个连接端板通过紧固螺钉与承载壳体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盖板的另一端通过合页与承载壳体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安装孔中安装螺栓进承载壳体安装到指定的散热位置,若散热位置没有打孔,也可以通过在粘胶贴槽的内部填充粘胶将承载壳体安装到指定的散热位置,最后外接电源开启散热风扇对车联网物理元件进行散热工作,克服了现有的车联网物理元件在运行使用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散热机构,导致物理元件会由于温度过高而发生故障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裕龙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无锡市裕龙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046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摔型物联网数据采集手持终端
- 下一篇:一种防水型车联网终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