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热压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06836.6 | 申请日: | 202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53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方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方林 |
主分类号: | B41F16/00 | 分类号: | B41F1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李迪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压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热压板,包括一固定结构,由一固定板构成,固定板上设有热压板固定孔位以及安装孔位;一热压板主体,由一热压板构成,热压板顶部为压印面,热压板两端设有进油口及出油口,热压板内部设有数条油路管道,热压板安装于固定板上,且热压板于固定板间设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于热压板、固定板两者之间设置了缓冲弹簧,实现在压印过程中的缓冲,提高压印效果的同时还提高了对转印载体的保护;采用横截面为波浪状接触面的油路管道,提高了热能利用效率;通过加厚结构及中空管道,即提升整体结构刚性,同时减轻了重量及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染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热压板。
背景技术
热转印作为现代印刷必不可少的技术,具有无需制版、晒版、重复套色的步骤上的便捷以及图片精美、操作简单、产品损耗小、附着力强等优势特点,但现有热转印设备所采用的热压板多为直接固定于驱动装置上,该种固定方式在压印过程中缺少缓冲,导致压印效果差,也容易对转印载体造成损伤;其次,现有热压板内部的油路管道大多为平直的板状,热能利用率不够高;最后,现有热压板均为单层结构,而该种结构刚性不足,导致热压板使用寿命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热压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热压板,包括:
一固定结构,由一固定板构成,所述固定板的横截面成U型,且固定板上设有热压板固定孔位以及安装孔位;
一热压板主体,由一热压板构成,所述热压板顶部为压印面,热压板两端设有进油口以及出油口,热压板内部设有数条油路管道,所述油路管道间通过横向管道连通,且油路管道与上述进油口以及出油口连通;
所述热压板安装于所述固定板上,且热压板于固定板间设有弹簧。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热压板两侧对应所述热压板固定孔位的位置上设有等量的固定销,且所述固定销穿设于热压板固定孔位,据以连接固定板以及热压板。
进一步的,所述热压板固定孔位呈长条状,所述固定销可随热压板于热压板固定孔位中上下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热压板底部设有一组第一弹簧卡扣,且位于固定板底面朝向热压板方向与所述第一弹簧卡扣对应位置设有第二弹簧卡扣,位于所述第一弹簧卡扣与第二弹簧卡扣之间设有缓冲弹簧。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安装孔位设于固定板底部两端,固定板两侧还设有加厚结构,所述加厚结构由内置钢板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热压板通过一表面开槽的不锈钢板以及一底面设有波浪形接触面的钢板焊接而成,且热压板两端设有螺丝孔位。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热压板两端的进油口以及出油口上设有不锈钢堵头,且所述不锈钢堵头连接外部进油管以及出油管。
进一步的,所述热压板两端设有封盖,所述封盖上开设有进油口孔位、出油口孔位以及数个固定孔,所述封盖通过穿设于固定孔的螺丝与热压板两端的螺丝孔位固定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弹簧卡扣与第二弹簧卡扣的数量为4—6个。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热压板除压印面外均涂抹有隔热涂料。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方林,未经张方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068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切割支撑装置及卷烟切割系统
- 下一篇:一种机械加工用抛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