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组织紧致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07870.5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09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杜群;徐磊;刘卓;李增源;魏淑娟;秦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美神煦氰美啦医疗美容诊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刘娟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朝阳区曙光西里甲***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组织 紧致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组织紧致器,涉及外科整形美容技术领域,包括针头部、螺旋部及送线部,所述针头部与螺旋部的一端连接,所述送线部与螺旋部的另一端刚性连接,所述送线部为圆柱形且内设通孔,所述通孔用于线材穿入螺旋部内,所述螺旋部可拉伸、可压缩,通过旋转送线部一方面可以将紧致器深入,另一方面能对软组织起到压紧效果,便于操作者进行操作,与送线部连接的第一部的螺旋间距小,便于施力,与针头部连接的第二部的螺旋间距大,便于压缩软组织,起到紧致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整形美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组织紧致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整形美容手术利用外科手术技术将软组织提拉、复位、去除或填充,达到治疗效果。软组织线材植入技术,根据人体力学原理,采用人体可以溶解吸收的线性材料,埋置到软组织内的某些特定层次,按照力学的方向收紧组织,代替了传统的美容技术,是一种新型安全、有效、微创式的手术方法。全部手术过程需30分钟左右,避免了手术的漫长恢复期与带给求美者的心理压力,通过植入特殊的线材,不仅有直接收紧作用,而且还同时改善皮肤质量,使皮肤恢复年轻的状态。软组织线材植入技术,不但起到组织收紧的效果,还可以通过真皮层内纤维化促进自身皮肤真皮层的胶原蛋白再生。
传统的线材植入需要将线材穿入针孔,但针孔小,难以准确、快速的穿入;同时一些松弛,线材植入过程较为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软组织紧致器,将受术者的软组织压紧,准确、快速的将线材植入,便于手术操作。
一种软组织紧致器,包括针头部、螺旋部及送线部,所述针头部与螺旋部的一端连接,所述送线部与螺旋部的另一端刚性连接,所述送线部为圆柱形且内设通孔,所述通孔用于线材穿入螺旋部内,所述螺旋部可拉伸、可压缩。
优选地,所述针头部与螺旋部一体成型连接且所述针头部与螺旋部的中轴线平行。
优选地,所述送线部的内径小于螺旋部的内径,所述送线部的内径大于线材直径。
优选地,所述螺旋部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与送线部连接,所述第二部与针头部连接,所述第一部与第二部一体成型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部的螺旋间距小于第二部的螺旋间距。
优选地,所述针头部和螺旋部的材质为不锈钢。
优选地,针头部的尖端为钝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组织紧致器的针头部为钝头,可以有效减少血管、神经及软组织损伤,通过旋转送线部一方面可以将紧致器深入,另一方面能对软组织起到压紧效果,便于操作者进行操作,与送线部连接的第一部的螺旋间距小,便于施力,与针头部连接的第二部的螺旋间距大,便于压缩软组织,起到紧致效果,所述针头部和螺旋部的材质为不锈钢,防止锈蚀等情况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软组织紧致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针头部,2-螺旋部,21-第一部,22-第二部,3-送线部,3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美神煦氰美啦医疗美容诊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美神煦氰美啦医疗美容诊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078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四腔双囊尿管
- 下一篇:一种新一代信息技术教学用扩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