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床生物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08108.9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13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郑俊杰;吴长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蓝尔环保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B08B3/08;C02F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尚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83 | 代理人: | 陈钢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生物反应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床生物反应器,包括依次并列设置的一级生物反应池、二级生物反应池、二沉池、污泥浓缩池及接触消毒池;所述一级生物反应池侧壁设置有进水口,内壁偏向所述进水口一端设置有格栅斗,内部设置有第一曝气组件;所述二级生物反应池内部设置有第二曝气组件;所述一级生物反应池及二级生物反应池内均设置有生物填料;所述二沉池内部设置有斜板,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溢流堰;所述污泥浓缩池上端侧壁设置有第二溢流堰;本实用新型用于对废水进行处理,将一级生物反应池、二级生物反应池、二沉池、污泥浓缩池及接触消毒池进行组合,提高废水处理效率,同时集多个处理单元为一体,方便整体设备的移动,可直接运送到所需处理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床生物反应器。
背景技术
废水处理是随着社会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现有的废水处理方法主要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大类;活性污泥法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了,但是也有一些缺点,例如,占地面积大、受水质影响较大等;因此移动床生物反应器就此因运而生了,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在反应器中加入一定数量的悬浮载体来增加反应器的生物量和生物种类,从而提高反应器的处理效率,由于填料密度接近水的密度,曝气时填料与水完全混合,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为气、液、固三相,载体在水中的碰撞和剪切使气泡变细,提高了氧的利用率。此外,每种载体都有不同的内、外生物种类,一些厌氧或兼性细菌在内部和外部生长,使得每个载体都是一个微反应器,从而使硝化和反硝化同时存在,从而提高了处理效果;但是现有技术中反应器工作时仍会存在缺陷,比如:内部设置的曝气管容易堵塞、处理模式单一而使处理效率达不到最优等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研制了一种移动床生物反应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经检索,未发现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床生物反应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设备结构设计不合理而使处理效率达不到最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床生物反应器,包括依次并列设置的一级生物反应池、二级生物反应池、二沉池、污泥浓缩池及接触消毒池;所述一级生物反应池与二级生物反应池之间通过第一导流管连通,所述二级生物反应池与二沉池之间通过第二导流管连通,所述二沉池与污泥浓缩池之间通过第一溢流口连通,所述污泥浓缩池与接触消毒池之间通过第二溢流口连通;所述一级生物反应池侧壁设置有进水口,内壁偏向所述进水口一端设置有格栅斗,内部设置有第一曝气组件;所述二级生物反应池内部设置有第二曝气组件;所述一级生物反应池及二级生物反应池内均设置有生物填料;所述第一曝气组件及第二曝气组件结构相同,包括一对支撑杆、架设在一对支撑杆上的曝气总管及与曝气总管连通的若干曝气支管,所述曝气总管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气连接口及进液连接口;所述二沉池内部设置有斜板,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溢流堰,所述第一溢流口与第一溢流堰内部相连通;所述污泥浓缩池上端侧壁设置有第二溢流堰,所述第二溢流堰侧壁上设置有若干溢流孔,所述第二溢流口与第二溢流堰内部相连通。
优选的,包括处理池,所述处理池内设置若干隔板,若干所述隔板将处理池内分隔为一级生物反应池、二级生物反应池、二沉池、污泥浓缩池及接触消毒池。
优选的,所述曝气总管围成内部相连通,外部形成闭环的一体结构,若干所述曝气支管均布设置在曝气总管形成的闭环之间,下端部设置有若干细孔,若干所述细孔对称设置两组,中轴线沿竖直方向分别向两侧倾斜45°。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流管及第二导流管均包括水平段及竖直段,且竖直段由水平段一端部向上延伸,所述水平段及竖直段侧壁上均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第一导流管的水平段设置在一级生物反应池内,竖直段设置在二级生物反应池内;所述第二导流管的水平段设置在二级生物反应池内,竖直段设置在二沉池内。
优选的,所述进气连接口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液连接口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气管及进液管上均安装有单向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蓝尔环保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科蓝尔环保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081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肉苁蓉规范化种植用接种工具
- 下一篇:一种板材翻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