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板网模混凝土自保温墙体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08434.X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02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忠;李南;刘霖;胡宝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56 | 分类号: | E04B2/56;E04B1/80;E04B1/76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王舵 |
地址: | 25002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板网 混凝土 保温 墙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板网模混凝土自保温墙体,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的若干竖龙骨和设置在相邻两竖龙骨之间且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保温板,两端的两竖龙骨分别与两端的主体结构固接,各竖龙骨的内、外两侧面均通过钢板网固接,钢板网、竖龙骨和保温板围成的模箱中浇筑混凝土。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保温板浇筑固定在墙体内部,避免了保温板受外界因素影响,通过竖龙骨和钢板网形成模箱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方便快捷,通过设置支撑件,避免保温板在浇筑时发生移动,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模混凝土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钢板网模混凝土自保温墙体。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节能化的不断发展,建筑物的墙体保温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常见的墙体保温方式主要是在建筑物外墙增设泡沫等隔热层,以阻断热传递,但是此种的保温结构在施工时比较麻烦,需要在墙体砌筑后,再逐层、逐块进行铺设固定,耗费人力和工时较多,并且在风雨较大的季节,会出现外墙保温层渗水、脱落的情况,不仅影响保温效果,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钢板网模混凝土自保温墙体,避免了墙体保温层被风损坏的可能,而且施工方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钢板网模混凝土自保温墙体,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的若干竖龙骨和设置在相邻两竖龙骨之间且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保温板,两端的两竖龙骨分别与两端的主体结构固接,各竖龙骨的内、外两侧面均通过钢板网固接,钢板网、竖龙骨和保温板围成的模箱中浇筑混凝土。
本方案通过竖龙骨和竖龙骨内外两侧的钢板网形成浇筑模箱,通过浇筑混凝土将保温板浇筑固定在墙体中,使钢板网、竖龙骨和保温板固接成一个整体,不仅施工方便,而且避免了保温板受外界环境的破坏,与现有技术中扎钢筋笼、支模板的方式相比,大幅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了施工时间。
作为优化,保温板上设有两端分别顶至两侧钢板网的若干支撑件。本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支撑件,在将保温板放置在模箱内后,通过支撑件的支撑,避免保温板倾倒,并且防止保温板在浇筑混凝土时移动位置,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效率。
作为优化,所述支撑件为穿设在保温板上的绝热圆柱杆。本优化方案将支撑件设置为圆柱杆,方便支撑件与保温板连接,可以在保温板上钻孔,然后旋转穿入圆柱杆,以免穿入时损伤保温板,也可以将圆柱杆设置在保温板的浇注模具中,使圆柱杆与保温板浇注为一体,通过圆柱杆的弧面作用,还可减小浇注应力,圆柱杆采用绝热材质,以避免圆柱杆本身成为热桥,保证保温效果。
作为优化,所述支撑件为穿设固定在保温板上的钢丝网。本优化方案采用钢丝网作为支撑件,由于钢丝网的厚度较小,因此传热面积小,保证保温效果,钢丝网可以浇注在保温板上,也可在保温板上切割缝隙,将钢丝网穿过缝隙。
作为优化,外侧的钢板网与主体结构的搭接长度大于或等于100mm。本优化方案通过将墙体外侧的钢板网搭接在主体结构上,利用搭接段挡住竖龙骨与主体结构之间的缝隙,便于外层抹灰施工,同时,方便墙体与主体结构的外侧面找平。
作为优化,还包括固设在竖龙骨与主体结构之间的橡胶密封垫。本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橡胶密封垫,便于实现墙体与主体结构的柔性连接。
作为优化,还包括位于墙体内侧的L型钢板网,L型钢板网的一侧边与竖龙骨的内侧面贴合且固接,另一侧边与主体结构固接。本优化方案通过设置L型钢板网,在竖龙骨、主体结构、L型钢板网和龙骨外侧的钢板网之间形成空腔,便于对橡胶密封垫进行限位或者填充泡沫塑料等柔性材料,实现墙体与主体结构的柔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保温板浇筑固定在墙体内部,避免了保温板受外界因素影响,通过竖龙骨和钢板网形成模箱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方便快捷,通过设置支撑件,避免保温板在浇筑时发生移动,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084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