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公路隧道排烟横洞及地下风机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08787.X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18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吴成余;张生;袁松;冉龙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E21F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史丽红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路 隧道 排烟横洞 下风 机房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公路隧道排烟横洞及地下风机房结构,左线排烟横洞和右线排烟横洞,右线排烟横洞横穿左线主洞和右线主洞之间的断面和左线主洞后与左线排烟横洞呈45°交汇形成一个排烟横洞,排烟横洞内靠近左线排烟横洞和右线排烟横洞交汇处的一端内设置有排烟风机,横穿段被与左线主洞顶面齐平的水平隔板分隔成上下两个洞室,上洞室作为排烟通道,下洞室位于断面中的部分作为风机控制室。本实用新型的排烟横洞及地下风机房结构,改变了传统右线排烟横洞上跨左线主洞的方式,利用主洞自身的断面,采用右线排烟横洞直接横穿左右主洞断面的结构,降低了施工难度,同时在排烟横洞内布置排烟风机,不需要单独加高修建地下风机房,造价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隧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路隧道排烟横洞及地下风机房结构。
背景技术
根据现行规范,单向交通隧道通常采用纵向排烟的,隧道内排烟方向应与隧道行车方向相同,烟雾应由隧道出口或就近烟口排出,火灾烟雾在隧道内的最大行程不宜大于5000m,山区小交通量的高速公路隧道,当隧道长度大于5000m而达不到分段通风的要求时,应设置专用的排烟横洞。专用的排烟横需要配备专用风机,通常需要设置地面风机房,当地形条件受限时,就需要设置地下风机房。
常规地下风机房为独立的洞室,其洞室面积大、内部空间高,并设置门架吊轨方便风机安装;而根据消防要求,需要对其面积大小进行防火分区,并至少设置两道防火门等等。同时右洞的排烟横洞需要从左洞的上方跨过,因此纵坡常达到40%,施工难度大。而且常规地下风机房和排烟横洞造价特别高,一个标准的地下风机房造价上千万甚至数千万,施工风险大,后期养护也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公路隧道排烟横洞及地下风机房结构,改变了传统右线排烟横洞上跨左线主洞的方式,利用主洞自身的断面,采用右线排烟横洞直接横穿左右主洞断面的结构,降低了施工难度,同时在排烟横洞内布置排烟风机,不需要单独加高修建风机房,造价低。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一种公路隧道排烟横洞及地下风机房结构,包括与左线主洞连通设置的左线排烟横洞和与右线主洞连通设置的右线排烟横洞,右线排烟横洞横穿左线主洞和右线主洞之间的断面和左线主洞后与左线排烟横洞呈45°交汇,右线排烟横洞和左线排烟横洞交汇后形成一个排烟横洞,排烟横洞内靠近左线排烟横洞和右线排烟横洞交汇处的一端内设置有排烟风机,右线排烟横洞和左线排烟横洞的路面高程与左线主洞、右线主洞的路面高程齐平,右线排烟横洞中横穿断面和左线主洞的横穿段被与左线主洞顶面齐平的水平隔板分隔成上下两个洞室,上洞室作为排烟通道,下洞室位于断面中的部分作为风机控制室。
本实用新型的排烟横洞及地下风机房结构,改变了传统右线排烟横洞上跨左线主洞的方式,利用主洞自身的断面,采用右线排烟横洞直接横穿左右主洞断面的结构,降低了施工难度,同时在排烟横洞内布置排烟风机,不需要单独加高修建地下风机房,造价低。
本实用新型的左线排烟横洞和右线排烟横洞均沿着隧道主洞本身的断面修建,右线排烟横洞采用直接从右线主洞处横穿左线主洞与右线排烟横洞汇集的方式,解决了右线排烟横洞上跨左线主洞坡度高造成的施工难度大的问题,右线排烟横洞和左线排烟横洞的路面高程与左线主洞、右线主洞的路面高程齐平,方便施工。
排烟横洞利用左线主洞的断面空间布置排烟风机,不需要单独加高的空间进行放置,同时位于左右主洞之间的横穿段分为上下两层,分别作为排烟通道和风机控制室,简化了隧道地下风机房的布置,而且左线排烟横洞在作为左线主洞的排烟通道的同时又可以作为风机的运输通道,改变了传统结构需单独设置运输通道的局面,不仅施工十分简单、施工风险小、造价低,节约社会资源,而且后期运营管理十分方便,更换风机时可直接将运输车开至风机处装卸。
右线排烟横洞与左线主洞和右线主洞侧壁的交接处均安装有隔离门,不仅保证了正常使用情况下右线排烟横洞与左线主洞之间的隔离,又方便进入右线排烟横洞各段结构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087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贴片式LED灯珠
- 下一篇:一种基于管道连接用具有自锁密封结构的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