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振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11726.9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84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郗振东;吴树广;赵付强;高腾飞;贺朝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华北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8 | 分类号: | E04G21/08;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果之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1 | 代理人: | 崔金 |
地址: | 101149 北京市通***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振捣装置。该装置包括:振动设备,固定件,与所述振动设备连接,振捣机构,与所述固定件连接,当所述振动设备通电运动时,通过所述固定件带动振捣机构往复上、下移动。本申请解决了由于人工振捣造成的振捣不到位,且振捣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桥梁工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振捣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桥梁设计越来越成熟,愈发重视抗震、耐久性等因素,随之带来桥梁墩柱钢筋更加密集、复杂。钢筋加密的同时带来以下问题:
因工人无法进入模板和钢筋底部进行混凝土振捣作业,施工人员只能站在墩柱顶,多人配合进行振捣,由于墩顶振捣平台空间有限,限制了施工人员和振捣棒数量。
墩柱混凝土标号较高(C40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浇筑高度0.5m左右时需进行振捣,由于墩柱箍筋密集,振捣时需要反复从振捣棒从一处调换至另一处,上提、下放振捣棒费时费力,占用时间长、振捣效果差,既废工又废时,振捣耽误时间过长易导致后续等待浇筑的混凝土塌落度降低、甚至初凝,影响混凝土本身性能。
以上问题导致墩柱表面蜂窝麻面、气泡等外观质量通病,严重的会导致结构受力不均匀,也可能造成空心、断层等质量问题。
针对相关技术中人工振捣造成的振捣不到位,且振捣效率低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捣装置,以解决人工振捣造成的振捣不到位,且振捣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振捣装置。
根据本申请的振捣装置包括:振动设备,固定件,与所述振动设备连接,振捣机构,与所述固定件连接,当所述振动设备通电运动时,通过所述固定件带动振捣机构往复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振动设备为具有提起和放下功能的起吊机。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为由工字钢焊接而成的矩形框架。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和所述振动设备可拆卸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上设置用于与所述振动设备相连的吊孔。
进一步的,所述振捣机构包括:若干个振捣棒。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和所述振捣机构可拆卸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上设置用于与所述振捣机构的若干振捣棒分别相连的若干固定孔。
进一步的,若干所述固定孔每隔30cm~50cm布置在所述固定件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孔的直径为6cm。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机动振捣的方式,通过振动设备,固定件,与所述振动设备连接,振捣机构,与所述固定件连接,当所述振动设备通电运动时,通过所述固定件带动振捣机构往复上、下移动;达到了机动振捣替代人工振捣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振捣到位,且提升振捣效率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人工振捣造成的振捣不到位,且振捣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振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矩形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振动设备;2、固定件;3、振捣机构;4、吊孔;5、振捣棒;6、固定孔;7、墩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华北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华北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117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装配式墩柱预埋钢筋的卡具
- 下一篇:一种花瓶墩钢筋整体绑扎的胎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