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撞开智能挂锁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13014.0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76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罗国民;陈永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泛在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7/38 | 分类号: | E05B67/38;E05B67/02;E05B4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新中 |
地址: | 5284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撞开 智能 挂锁 | ||
一种防撞开智能挂锁,由于在带偏心凸柱的解锁轮内设有扭簧,并让解锁轮与电机的电机轴之间存在一定角度的相对转动空间来使扭簧产生预应力,这样使用者要闭锁时,不管是先通过手机NFC或蓝牙等方式驱动闭锁机构到闭锁位,再后压锁环闭锁;还是先压下锁环同时驱动闭锁机构到闭锁位闭锁,都可以顺利实现闭锁,不需要一只手必须按住锁环,再驱动机构到闭锁位时再松手,从而既满足人们不同的使用习惯,又大大提高了人们的使用体验感;另外,在闭锁状态时,又可以由解锁轮的偏心凸柱在扭簧应力作用下移动到防撞区的阻挡位上来防止不法份子撞击解锁,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合理、防盗性能更强、使用体验效果良好,也更符合人们不同的使用习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挂锁。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智能挂锁主要分为三类,一种是内置电池的智能挂锁;一种是内部无电池,采用电子钥匙供电的挂锁;还有一种是内部无电池,采用专用无线钥匙供电的智能挂锁。
目前大多数能够直接快速按压闭锁的、不需要电子钥匙的防水挂锁,其解闭锁部分大多采用的单锁舌机构,此结构相比双锁舌或双弹子的方式的主要区别是结构简单、也适合做防水使用,技术也是很成熟的;但是此结构的防撞开防护是采用弹簧力克服撞击时锁舌惯性的原理,为此要有效防止撞开,锁舌弹簧力必须大;然而,在智能挂锁上,都是采用电机或电磁铁控制锁舌运动,由于电机或电磁铁的力量有限,如弹簧力过大则会造成卡涩、导致无法正常解锁;而如果弹簧力过小又会造成能被撞击开锁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单舌锁容易被撞开的风险,近来,市面上出现了在闭锁时必须授权并且长时按住锁环闭锁的结构,直到闭锁完成,锁舌被闭锁机构顶住,这样来防止被撞开,但是此方式不适合人们使用习惯,并且在使用时有闭锁局限性,特别是在无源NFC锁上应用体验性更不好。
另外,目前大多数智能挂锁密封不合理,难以达到IP67防护等级,在雨水浸的情况下解闭锁时容易造成进水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防盗性能更强,也更符合人们不同使用习惯和使用体验效果良好的防撞开智能挂锁。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防撞开智能挂锁,包括锁体,锁环,设在锁体内的锁舌、锁舌弹簧、锁环弹簧、控制电路、蓄能电容或电池、锁舌状态感应器和电机,以及设在该锁体上的天线,所述电机通过带偏心凸柱的解锁轮驱动锁舌水平滑离锁环的闭锁口来解锁;在所述锁舌上设有供该凸柱落入的凸柱活动槽;在所述解锁轮内设有扭簧;所述的解锁轮套在该电机的电机轴上后,该扭簧外露的受力端与该电机的电机轴受力连接;所述解锁轮的套入孔与该电机的电机轴在径向间隙配合。
在对上述防撞开智能挂锁的改进方案中,所述凸柱活动槽的槽形呈折弯状,其包括纵向槽和横向槽。
在对上述防撞开智能挂锁的改进方案中,所述凸柱活动槽的槽形是呈直线状的横向槽。
在对上述防撞开智能挂锁的改进方案中,所述电机轴呈“十”字型;在所述解锁轮的套入孔中设有多个供该电机轴施力的凸起,相邻凸起之间的夹角比它们所夹的那部分电机轴大。
在对上述防撞开智能挂锁的改进方案中,所述锁环在靠近该闭锁口的那一端设有防雨结构,其包括可相对活动地套在锁环外的锁环密封套、防雨帽和密封圈,所述锁环密封套的下端紧配合地固定到该锁体中,上端外露出锁体并在上端内壁上设有密封圈;所述防雨帽为中空管,其上端紧配合地套在该锁环上,下端罩在该锁环密封套的外露出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泛在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泛在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130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净化器
- 下一篇:一种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