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穿戴双频双极化天线及可穿戴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13133.6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42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刘雄英;杨洪财;范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48;H01Q1/50;H01Q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王东东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戴 双频 极化 天线 终端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穿戴双频双极化天线及可穿戴终端设备,包括辐射贴片、柔性介质基板、接地板及短路探针,所述辐射贴片设置在柔性介质基板的上表面,所述接地板设置在柔性介质基板的下表面,所述短路探针的两端分别与接地板及辐射贴片连接。该天线在具备双频双极化特性的基础上,具有双辐射模式,并且结构简单、剖面低和柔韧性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穿戴双频双极化天线及可穿戴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体域网的快速发展,可穿戴天线在远程医疗、战场通信、个人娱乐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可穿戴天线起着为可穿戴设备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数据传输的作用,提供了非常有前景的医疗护理和个人娱乐解决方案。可穿戴天线根据其辐射特性可应用于体表通信或体外通信,为此设计一个可穿戴双频天线来同时满足两个通信模式,可以为可穿戴设备减少占用空间和能量消耗,对可穿戴设备具有重要意义。
而现在大多数双频可穿戴天线设计成单辐射模式,只可用于其中一种通信模式。因为体表通信一般要求全向性辐射模式,使其很好地与穿戴在人体身上的各种传感器进行通信。而体外通信一般要求定向性辐射模式,使其增益提高并扩大传输距离。并且由于人体是不断运动的,可穿戴天线与外部设备存在严重的极化失配,所以对于体外通信一般还要求能抵抗极化失配的圆极化辐射模式。
目前能同时满足双频双辐射模式工作的可穿戴天线还较少,而且他们一般需要利用层叠结构或者多馈电方式实现,这无疑增加了天线的尺寸与制作难度。因此研究单层的双频双极化且有双辐射模式的可穿戴天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际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本实用新型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穿戴双频双极化天线,该天线在具备双频双极化特性的基础上,具有双辐射模式,并且结构简单、剖面低和柔韧性好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穿戴终端设备。
本实用新型首要目的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穿戴双频双极化天线,包括辐射贴片、柔性介质基板、接地板及短路探针,所述辐射贴片设置在柔性介质基板的上表面,所述接地板设置在柔性介质基板的下表面,所述短路探针的两端分别与接地板及辐射贴片连接。
所述辐射贴片包括两个切角及一个矩形缝隙,所述两个切角分别位于辐射贴片的两个对角上,所述矩形缝隙关于辐射贴片的竖向中轴线对称。
所述切角为等腰三角形或矩形。
优选的,还包括微带馈线,所述微带馈线的一端与辐射贴片电连接,另一端与外部馈源连接。
所述短路探针为两对,两对短路探针与辐射贴片的连接点分别位于辐射贴片的两条对角线上。
所述等腰三角形切角的直角边长为7mm~8mm。
所述矩形缝隙的长度为23mm~25mm,宽度为0.4mm~0.7mm,矩形缝隙的中心与辐射贴片上边缘的间距为5mm~6mm。
所述辐射贴片、微带馈线和接地板均由导电尼龙织物制成,导电尼龙织物的厚度为0.13mm,表面电阻率小于0.009欧姆每平方米。
所述柔性介质基板由羊毛毡材料制成,羊毛毡材料的厚度为2mm,介电常数为1.2,损耗正切为0.02。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穿戴终端设备,包括所述的可穿戴双频双极化天线。
本天线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天线采用全织物材料,辐射贴片和接地板为导电尼龙织物,介质基板为毛毡材料,均可弯曲,使得辐射贴片在复杂的环境下可以随着介质基板的形变而形变,并能保持天线的工作性能正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131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