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应力钢管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13954.X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07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林启辉;陈伟坚;武学跃;郭磊;陈浅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建科建筑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4 | 分类号: | E04G23/04;E04G2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李海波;侯莉 |
地址: | 5105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钢管 支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应力钢管支撑结构,它包括至少一个预应力钢管支撑组件,预应力钢管支撑组件主要由一对锚板、两段无缝钢管、一对端板、若干连接杆和垫板组成,两段无缝钢管中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两段无缝钢管外端分别与该对锚板连接,内端分别设有端板,连接杆设置在两端板之间,使得在两端板之间的中间位置可设置预应力装置,连接杆一端与其中一端板连接,另一端与另一端板无连接且在施加预应力后二者之间存在缝隙,垫板填满缝隙并与连接杆和端板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减小施工时的占用空间,具有较强实用性与现场可操作性,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并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支撑角度,功能多样化,可在多种结构的加固工程中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加固改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预应力钢管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结构加固改造工程中,因为受到一些条件制约,经常会遇到部分结构构件由于不满足现行的技术标准要求暂时无法进行永久性加固,而只能先进行临时加固的情况。其中,加固改造工程中进行柱、梁置换或凿除施工时往往采用传统临时钢管支撑的施工方法。然而,传统临时钢管支撑的施工方法存在受力时间滞后的问题,对需要加固的结构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使用预应力钢管支撑施工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受力时间滞后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如图1所示,现有预应力钢管支撑施工过程是:在钢管1的截断处上方安装两个钢牛腿2,并与上段的钢管3焊接,然后在钢牛腿2下方安装千斤顶4,通过上顶钢牛腿2对上段的钢管3施加预应力,待千斤顶4施加的预应力达到设计值后,将上段钢管3和下段钢管5与两块形钢板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一起,焊接完成后移除千斤顶4和钢牛腿2,在钢管1截断处的缝隙6中插入钢板并焊接。
但是,上述预应力支撑结构存在着以下缺陷:
⑴预应力装置设置在距离受力钢管较远的位置,因此,占用的施工空间较大。
⑵施工时所需的预应力装置为两个,需要考虑平行施工的问题,因此,施工成本较高且施工难度较大。
⑶该预应力支撑方法仅适用于楼板及其类似结构的支撑施工,适用范围极为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可减小施工时的占用空间、提高施工效率、适用范围广的预应力钢管支撑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预应力钢管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至少一个预应力钢管支撑组件,所述预应力钢管支撑组件主要由一对用于锚固在原有混凝土结构中的锚板、两段无缝钢管、一对端板、若干连接杆和垫板组成,所述两段无缝钢管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两段无缝钢管的外端分别与该对锚板连接,内端分别设有端板,所述连接杆设置在两端板之间且位于端板的外缘周边,使得在两端板之间的中间位置可设置预应力装置,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其中一端板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另一端板无连接且在施加预应力后二者之间存在缝隙,所述垫板填满所述缝隙并与连接杆和端板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预应力装置与无缝钢管处于同一中轴线位置处,大大减小了施工时的占用空间,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现场可操作性,可以节约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工程实际需求调整支撑角度,实现功能多样化,因此可在多种结构的加固工程中推广应用,市场前景良好。
本实用新型所述端板与无缝钢管的连接部位设有与二者连接的加劲板,且所述加劲板沿端板的周边分布。通过焊接安装多个加劲板,将端板加强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锚板由螺杆穿过伸入原有混凝土结构中并通过螺栓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预应力钢管支撑组件为一个,所述预应力钢管支撑组件竖向设置,该对锚板分别锚固在原有混凝土结构的上、下层构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建科建筑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建科建筑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139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脸识别器的摄像组件
- 下一篇:一种用于语文教育教学使用的展示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