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紫外线高阻热保护膜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15798.0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20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杨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顺凯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12 | 分类号: | B32B27/12;B32B27/36;B32B17/02;B32B17/10;B32B17/06;B32B7/12;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济宁汇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54 | 代理人: | 黄美珍 |
地址: | 273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线 高阻热 保护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紫外线高阻热保护膜,包括PET聚酯载体层,PET聚酯载体层的顶端固定设有隔热纤维层,隔热纤维层的顶端固定设有防爆层,防爆层的顶端固定设有抗静电层,抗静电层的顶端固定设有防紫外线层,防紫外线层的顶端固定设有耐高温层,耐高温层的顶端涂覆有防水层,防水层的顶端涂覆有硬化耐磨涂层,硬化耐磨涂层的顶端吸附设有表面保护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PET聚酯载体层、防紫外线层和抗静电层相配合,便于满足抗紫外线高阻热保护膜抗紫外线的需求,通过设置的硬化耐磨涂层、隔热纤维层、防爆层和耐高温层相配合,便于满足抗紫外线高阻热保护膜在高温和高热的环境中正常对物品进行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膜,特别涉及一种抗紫外线高阻热保护膜,属于保护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保护膜按应用范围分,可应用在以下一些领域:金属产品表面、涂层金属产品表面、塑料产品表面、汽车产品表面、电子产品表面、标牌产品表面、型材产品表面、及其它产品表面,在各工业领域,就需要应用保护膜对产品表面,生产制程周转,产品出货和产品使用中进行保护,以此来降低不良品产生,在现有生产活动中,通常都采用PE保护膜来对产品进行表面保护,然而,这种现有的保护膜不能满足抗紫外线的需求,不能满足在高热的环境中正常对物品进行保护,降低了保护膜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紫外线高阻热保护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保护膜不能满足抗紫外线的需求和不能满足在高热的环境中正常对物品进行保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紫外线高阻热保护膜,包括PET聚酯载体层,所述PET聚酯载体层的顶端固定设有隔热纤维层,所述隔热纤维层的顶端固定设有防爆层,所述防爆层的顶端固定设有抗静电层,所述抗静电层的顶端固定设有防紫外线层,所述防紫外线层的顶端固定设有耐高温层,所述耐高温层的顶端涂覆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顶端涂覆有硬化耐磨涂层,所述硬化耐磨涂层的顶端吸附设有表面保护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热纤维层为玻璃纤维材质制成,所述隔热纤维层的厚度为16-18μ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PET聚酯载体层的厚度为 50-54μm,所述防爆层的厚度为28-30μ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抗静电层的厚度为18-20μm,所述防紫外线层的厚度为6-8μm,所述防紫外线层的厚度为6-8μ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耐高温层的厚度为16-18μm,所述防水层的厚度为28-30μm,所述硬化耐磨涂层的厚度为6-8μ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抗紫外线高阻热保护膜,通过设置的PET聚酯载体层、防紫外线层和抗静电层相配合, 便于满足抗紫外线高阻热保护膜抗紫外线的需求,通过设置的硬化耐磨涂层、隔热纤维层、防爆层和耐高温层相配合,便于满足抗紫外线高阻热保护膜在高温和高热的环境中正常对物品进行保护,提高了抗紫外线高阻热保护膜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PET聚酯载体层;2、隔热纤维层;3、防爆层;4、抗静电层; 5、防紫外线层;6、耐高温层;7、防水层;8、硬化耐磨涂层;9、表面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顺凯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顺凯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157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熔炼炉铝液热电偶测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合成氨压缩机气氨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