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包电池内压与体积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16099.8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71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陆大班;林少雄;胡淑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1/00 | 分类号: | G01L11/00;G01F17/00;G01N7/1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体积 测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软包电池内压与体积测试装置,包括:烧杯、待测软包电池、预先安装在待测软包电池的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流量计、气瓶、电子天平、压力传感器、流量计、数据记录器和固定组件,烧杯放置在电子天平上,烧杯内设有不导电液体,待测软包电池放置在烧杯内,固定组件用于使待测软包电池始终位于不导电液体液面之下,第一阀门、流量计和气瓶依次连接,第二阀门和压力传感器连接,压力传感器和电子天平分别与数据记录器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可获得待测软包电池体积变化和内压的关联性方程,避免了软包电池浮出水面的情况的发生,有效提高获得的待测软包电池体积变化值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包电池内压与体积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工作电压高、无记忆效应、循环寿命长、环境污染小等优点。使其在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空间技术等多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以铝塑膜或其它软材料为外壳包裹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具有很多优势而受到电池用户和电池生产厂家的广泛关注。但是在待测软包电池的使用过程中壳体内部有气体产生,随着气体析出量的增加导致电池壳体发生形变,致使电池内部空隙减小,甚至出现电池内部相互挤压导致壳体裂开的现象,易燃性较高的电解液从电池壳体中流出引发安全事故。因此,气胀现象是影响待测软包电池安全性能的重要因素,也是对待测软包电池出厂筛选的必须考虑因素之一。
CN108332817A通过测量电池内部产气体积和压力的变化推出电池内部的实际产气量,但该申请没有考虑到电池在充气过程中体积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浮力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电池浮出水面的情况,从而导致进入第二水槽的水的体积测量不准确,而且该申请使用两个连通放入水槽测量电池的体积变化,结构复杂,而且需要在测试前严格控制第一水槽内的水量使第一水槽内去离子水的水平面高于测试电池的顶部且该水平面位于玻璃凸头处,操作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软包电池内压与体积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软包电池内压与体积测试装置,包括:烧杯、待测软包电池、预先安装在待测软包电池的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流量计、气瓶、电子天平、压力传感器、流量计、数据记录器和固定组件;
烧杯放置在电子天平上,烧杯内设有不导电液体,待测软包电池放置在烧杯内,固定组件用于使待测软包电池始终位于不导电液体液面之下;
第一阀门、流量计和气瓶依次连接,第二阀门和压力传感器连接,压力传感器和电子天平分别与数据记录器信号连接。
优选地,固定组件包括铁架台、第一连接杆、两个第二连接杆和固定夹,第一连接杆水平布置,第一连接杆一端与铁架台可拆卸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竖直布置,第二连接杆顶端均和第一连接杆可拆卸固定连接,两个固定夹一一对应地安装在两个第二连接杆底端,一个固定夹夹持固定第一阀门,另一个固定架夹持固定第二阀门。
优选地,不导电液体为硅油或乙二醇。
优选地,压力传感器的测量范围为-0.1~1Mpa,精度为±0.25%FS。
优选地,电子天平的最大量程为3000g,精度为0.1g。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软包电池内压与体积测试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压力传感器获得待测软包电池的内压,并通过电子天平获得待测软包电池体积变化,从而获得待测软包电池体积变化和内压的关联性方程,以便于后续可通过电池的体积变化计算出内压,从而反推出电池实际应用过程中产气情况。
(2)本实用新型仅使用一个烧杯,简化结构,不需要严格控制器不导电液体的液面高度,只需要保持在软包电池顶面以上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160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