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转炉排生物质半气化燃烧喷火炉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20344.2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83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王虹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虹晓 |
主分类号: | F23B40/00 | 分类号: | F23B40/00;F23M5/00;F23M11/02;F23L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陈文水 |
地址: | 265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生物 气化 燃烧 喷火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炉排生物质半气化燃烧喷火炉,包括进料绞龙、炉膛进料绞龙、移动装置、螺栓连接、喷火嘴、刮板出渣机、电动行走轮、料仓、炉体、进料口、耐火浇铸层、触摸显示控制器、炉排旋转驱动装置、定位辊轮、涡轮减速电机、通风口、出渣口、鼓风机。所述本实用新型设置助燃布风孔、二次冷却布风腔、循环水冷管道、鼓风机之间的配合使用组成一次风、二次风以及三次风,所述一次风、二次风以及三次风之间的配合使用,由此可以使生物质燃料充分裂解气化燃烧,加快燃烧速度,增强工作效率,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双绞龙进料,由此防止回火保证安全,增强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旋转炉排生物质半气化燃烧喷火炉,具体涉及燃烧炉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工业发展导致环境污染问题过于严重,损害生态环境,部分更达到无法挽回的地步,触发各工业化国家对环境的重视,并且随着大气治污责任和考核细则的逐步明确,多省市频出“禁煤令”,作为对煤炭消费削减的补充,清洁能源的替代利用将加速进行,由此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生物质成型燃料”煤锅炉则成为发展的趋势。
目前我国常用的锅炉厂都以燃煤锅炉作为主要产品,由于生物质燃烧炉仍处于发展初期,可用于燃烧再生燃料的燃烧设备不多,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并且目前常用的生物质锅炉依然存在配风不合理、火焰温度不理想、燃料浪费严重、燃烧率较低以及锅炉达不到应有蒸发量等弊端。
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的生物质锅炉依然存在配风不合理、火焰温度不理想、燃料浪费严重、燃烧率较低以及锅炉达不到应有蒸发量等问题,目前急需实用新型一种可实现两种燃烧方式(生物质层状裂解、挥发分在炉膛空间的悬浮燃烧)的大炉膛,以及可以增强助燃效果,加快助燃速度的三次布风结构,并且具有高效环保无污染的旋转炉排生物质半气化燃烧喷火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旋转炉排生物质半气化燃烧喷火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常用的生物质锅炉依然存在配风不合理、火焰温度不理想、燃料浪费严重、燃烧率较低以及锅炉达不到应有蒸发量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旋转炉排生物质半气化燃烧喷火炉,包括进料绞龙、炉膛进料绞龙、移动装置、螺栓连接、喷火嘴、刮板出渣机、电动行走轮、料仓、炉体、进料口、炉膛、旋转炉排、燃烧室、循环水冷管道、二次冷却布风腔、温度传感器、助燃布风孔、布风帽、环形衬板、排渣孔、落渣孔、耐火浇铸层、触摸显示控制器、炉排旋转驱动装置、定位辊轮、涡轮减速电机、通风口、出渣口、鼓风机。
优选的,所述移动装置上侧设置有炉体,所述移动装置与炉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进行固定,所述移动装置下侧设置有电动行走轮,所述移动装置可进行拆卸,所述移动装置可以根据实际使用要求进行安装。
优选的,所述炉体设置有刮板出渣机,所述炉体本体侧面固定设置有喷火嘴,所述喷火嘴的表面设置有通风口,所述炉体左侧侧面固定设置有料仓,所述料仓顶部端面设置有进料口,所述从喷火嘴设置的通风口产生三次风。
优选的,所述料仓底部设置有进料绞龙,所述进料绞龙与炉膛进料绞龙相连接,所述炉膛进料绞龙穿入炉体内部设置的炉膛内,所述进料绞龙与炉膛进料绞龙组成双绞龙进料结构,所述炉膛进料绞龙采用涡轮减速电机,所述进料绞龙采用变频器控制进量。
优选的,所述炉膛内部设置有旋转炉排,所述旋转炉排为圆形转盘,所述旋转炉排外侧设置有耐高温、抗腐蚀的环形衬板,所述旋转炉排中部设置有排渣孔。
优选的,所述旋转炉排上设置有布风帽,所述布风帽为特殊材质的多孔布风帽,所述旋转炉排中心设置有出渣口。
优选的,所述旋转炉排设置有炉排旋转驱动装置,所述炉排旋转驱动装置为采用点托轮摩擦驱动,所述炉排旋转驱动装置的驱动轮一侧设置有定位辊轮,所述定位琨轮可防止旋转炉排偏心,所述炉排旋转驱动装置的动力采用小功率的涡轮减速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虹晓,未经王虹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203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智慧建筑工程中的装配式建筑支撑座
- 下一篇:人工瓣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