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载风能光伏混合动力自动投放浮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20477.X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68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吴清云;陈凌轩;谢辰旻;强嘉钰;张慕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22/00 | 分类号: | B63B22/00;B63B35/00;H02J7/35;F03D9/3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 代理人: | 张洁 |
地址: | 2013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能 混合 动力 自动 投放 浮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载风能光伏混合动力自动投放浮标,包括无人船、浮标装置,该浮标装置设置在无人船上,所述浮标装置包括浮标底座、浮标舱体、浮标搭载电机、麦克纳姆轮、第一太阳能电池板、竖直风力发电旋翼,所述麦克纳姆轮设置在浮标底座的下部,所述浮标搭载电机与麦克纳姆轮之间采用一防水横杠连接,所述麦克纳姆轮能保证浮标装置在无人船上稳定,所述船尾为一斜坡结构,所述挡板与船壁之间采用一电磁铁相连,所述挡板与船壁之间采用一铰接支架。本申请通过给浮标加装麦克纳姆轮,使得浮标主动自动地进入水中进行工作,节省了人力物力,大大提高效率。同时浮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混合动力的模式保障了浮标的能源供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文监测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载风能光伏混合动力自动投放浮标。
背景技术
投放浮标的技术包括了人工投放和无人船投放。大型浮标具有质量重,维护成本高的特性,投放浮标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针对大型浮标投放困难的问题,本申请设计了一种自动投放浮标的装置,通过给浮标加装麦克纳姆轮,并对无人船的结构进行改进和调整,加装斜坡结构,使得浮标主动自动地进入水中进行工作,节省了人力物力,大大提高效率。同时浮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为了解决能源消耗快的问题,采用太阳能+风能混合动力的模式保障了浮标的能源供给。
本实用新型一种船载风能光伏混合动力自动投放浮标,能够在无需线缆和其他多余装置的前提下实现自主的投放及开展工作。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船载风能光伏混合动力自动投放浮标,带稳定平衡特性,使得浮标自动工作进入水中,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船载风能光伏混合动力自动投放浮标,包括无人船、浮标装置,该浮标装置设置在无人船上,所述浮标装置包括浮标底座、浮标舱体、浮标搭载电机、麦克纳姆轮、第一太阳能电池板、竖直风力发电旋翼,所述麦克纳姆轮设置在浮标底座的下部,所述浮标搭载电机与麦克纳姆轮之间采用一防水横杠连接,所述麦克纳姆轮能保证浮标装置在无人船上稳定,无人船包括船尾、船壁,所述船尾为一斜坡结构,该斜坡结构的尾部装有挡板,所述挡板与船壁之间采用一电磁铁相连,所述挡板与船壁之间采用一铰接支架,该铰接支架能限制所述挡板与船壁之间的角度,所述浮标底座内部设有浮标搭载电机、线路结构,所述浮标搭载电机控制麦克纳姆轮的转动、停止,所述浮标舱体内设有控制电路、电源模块,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浮标装置的工作,所述电源模块可采用太阳能、风能,所述浮标装置的顶端向上延伸出一根主支柱。
进一步,所述主支柱的底端连接一连接杆,该连接杆连接一固定臂,该固定臂连接两块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当浮标装置进入水域工作时,浮标装置中搭载一光敏传感器,当阳光充足时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可展开工作,通过太阳能对浮标装置进行充电,当电能充足时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停止工作。
进一步,所述主支柱的中间部分为竖直风力发电装置,竖直风力发电装置的优点在于可以忽略风向的影响,可实现无差别自供电,利用水域表面风力资源的优势进行能源补充。风力发电采用四旋翼结构,所述四旋翼结构连接一环形支柱,该环形支柱与主支柱紧密连接且中间留有空隙,风力可带动所述环形支柱转动,主支柱内部安装有发电装置,由此可以实现风力发电。
进一步,所述主支柱的顶端设有太阳能聚光球,该太阳能聚光球可收集来自各方向的太阳光,太阳能聚光球与所述主支柱相连,所述主支柱内设有一折射管道,光线被太阳能聚光球接收,进入所述折射管道,光线在所述折射管道中能量损失及其微小,在所述折射管道底部安装有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实现高效的光伏发电。
进一步,浮标装置搭载pH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浊度传感器,均安装在水下,pH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浊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均通过4G通信模式实时传输给上位机平台进行接收和显示。
进一步,所述电源模块为聚合锂电池,浮标装置采用并网型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相混合动力实现能源补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204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便于快速安装的幕墙
- 下一篇:一种异位粪污发酵床用的菌剂添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