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计算机接入IPv6网络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21487.5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34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郝宁;卓广平;张俊花;张宁;胡正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R13/639 | 分类号: | H01R13/639;H04L12/771;H04Q1/02;H04Q1/06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程玉红 |
地址: | 030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计算机 接入 ipv6 网络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计算机接入IPv6网络的装置,包括有主体,所述主体的一侧连接有夹持组件和网线接头,所述主体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多个供所述网线接头插接的接口槽,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有两个固定板,每个所述固定板均固定于所述主体靠近所述网线接头的一侧表面,两个所述固定板对称设置于多个所述接口槽的两侧,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的上下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旋转轴,两个所述旋转轴上均穿插有夹持片,每个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均套设有扭簧,每个所述扭簧的两端均分别与主体的侧壁和同一侧所述夹持片的外表面相抵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夹持组件和网线接头的配合,从而在插入网线接头时对其进行夹紧,提高了对网线接头的固定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通信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计算机接入IPv6网络的装置。
背景技术
路由器又可以称为网关设备,路由器在操作中仅接受源站或者其他路由器传递的信息,是一种基于网络层的互联设备。
根据申请号为CN201310117621.3的专利文献所提供的一种车载网接入IPv6网络的方法可知,该产品包括接入路由器,接入节点和车辆节点三种节点;接入路由器连接IPv6网络的路由骨干网,一个接入节点同时与两个接入路由器相连,接入节点的传输半径大于车辆节点的传输半径;与一个接入路由器相连的所有接入节点围成的封闭区域设置为车域;一个接入节点同时属于两个车域;车辆节点具有路由转发功能,保存到达所在车域距离最近的接入节点的路由信息,并通过该接入节点实现与IPv6网络的通信。
但现有用于接入IPv6网络的路由器任然存在着缺陷,例如现有的路由器通常采用将网线接头插入接口槽的方式完成网线的安装,导致经常出现人为不小心碰撞导致网线接头与路由器接口槽发生松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一种用于计算机接入IPv6网络的装置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计算机接入IPv6网络的装置,包括有主体,所述主体的一侧连接有夹持组件和网线接头,所述主体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多个供所述网线接头插接的接口槽,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有两个固定板,每个所述固定板均固定于所述主体靠近所述网线接头的一侧表面,两个所述固定板对称设置于多个所述接口槽的两侧,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的上下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旋转轴,两个所述旋转轴上均穿插有夹持片,每个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均套设有扭簧,每个所述扭簧的两端均分别与主体的侧壁和同一侧所述夹持片的外表面相抵接。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每个所述第一弯折部均与同一侧所述夹持片的壳体相抵接,每个所述第二弯折部均与所述主体的侧壁相抵接。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夹持片远离同一侧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均通过模具一体成型有卡勾,每个所述卡勾的纵切面均为直角梯形。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卡勾靠近另一个所述卡勾的一侧表面均设有防滑纹。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旋转轴贯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均套设有齿轮,同一侧两个所述齿轮之间相互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靠近所述接口槽的一侧表面固定有两个保护盒。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夹持片的长度均小于所述网线接头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插入网线接头时对其进行夹紧,从而提高了对网线接头的固定强度,防止网线接头受外力因素干扰而产生位移,通过夹持组件和网线接头的配合,使得网线接头挤压两个夹持片直至其张开至供网线接头穿过的距离,再通过夹持片旋转轴上套设的与夹持片相抵接的扭簧,使得夹持片在扭簧的弹力作用下返回原来的工作位置,直至夹持片夹住网线接头,从而在网线接头插入接口槽时,完成对网线接头的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师范学院,未经太原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214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数字教育的多功能互动模型
- 下一篇:一种IPv6网络地址自动生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