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化床气化炉的连续排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22176.0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04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建;张晓阳;李美喜;武恒;吴松怡;马万里;霍学斌;王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能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56 | 分类号: | C10J3/56;C10J3/7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刘永珍 |
地址: | 01430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化床 气化 连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化床气化炉的连续排渣装置,其包括排渣罐、下渣通道、渣池、水源、清水池和第一排渣管;在排渣罐下方的侧壁上倾斜贯穿固定有第一排渣管;第一排渣管的进渣端位于排渣罐内的底部,第一排渣管的出渣端与渣池的进渣口通过管道连通。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排渣装置结构简单,易实现;简化了排渣系统,进而减少了设备的投入,降低了排渣成本;简化了排渣工艺,提高了排渣效率;可以精确的控制气化炉的排渣量;实现了水资源的重复利用,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属于流化床气化炉排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化床气化炉的连续排渣装置。
背景技术:
流化床气化炉常见的排渣方法目前有固定床干法排渣方式及湿法排渣方式两种;以上两种方式的排渣系统都包括依次通过阀门连通的接渣罐(或高压渣罐)、变压渣罐和低压渣罐。其中,干法排渣是在接渣罐内设置中心气管,中心气管伸入气化炉下渣通道内,采用气控的方式进行排渣,即通过控制气化炉下渣通道内的气量,来控制下渣速率。干法排渣系统最大的缺点是其操作非常困难,且中心气管磨损严重,甚至会导致泄漏,引起气化炉下渣通道内部超温、结渣,系统操作的稳定性差;而且,干法排渣的排渣温度高,对排渣阀的耐温要求较高,排渣管易磨损泄漏,并且由于泄压气中携带大量的粉尘及蒸汽,导致现场污染严重。
湿法排渣是灰渣由气化炉底部的落渣管排至接渣罐与变压渣罐内通过激冷水冷却,虽然排渣系统温度较低,环境污染也较小,但是难以精确的控制排渣量,进而使得气化炉的排渣控制困难;并且该排渣方式需要不断通入激冷水,且渣水外排量大,进而导致耗水量大,而且排渣系统的各种工艺管线极易被堵塞,导致生产不稳定。
并且传统的干法排渣和湿法排渣都需要采用间歇方式排渣,需要将高压的灰渣连续降压之后在排放,系统复杂,排渣工艺繁琐,排渣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减少了排渣成本的流化床气化炉的连续排渣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了排渣量可控,且工艺方法简单的排渣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流化床气化炉的连续排渣装置,其包括排渣罐、下渣通道、渣池、水源、清水池和第一排渣管;在所述排渣罐的顶部贯穿固定有所述下渣通道,所述下渣通道的顶端与气化炉的排渣口连通;在所述排渣罐的底部出渣口与所述渣池的进渣口通过管道连通;在所述排渣罐与所述渣池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排净阀;所述渣池的溢流口和所述水源均与所述清水池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清水池的出水口与循环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循环泵的出水口与所述排渣罐的进水口连通;在所述排渣罐下方的侧壁上倾斜贯穿固定有所述第一排渣管;所述第一排渣管的进渣端位于所述排渣罐内的底部,所述第一排渣管的出渣端与所述渣池的进渣口通过管道连通;在所述第一排渣管上设置有第一快开阀;在所述第一排渣管与所述渣池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减压角阀。
进一步的,在所述排渣罐内上方的所述下渣通道的内壁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内喷淋头;在所述排渣罐内上方的所述下渣通道的外部设置有若干个外喷淋头;所述内喷淋头和所述外喷淋头的进水口分别与所述循环泵的出水口连通;在所述内喷淋头与所述循环泵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内喷淋控制阀;在所述外喷淋头与所述循环泵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外喷淋控制阀。
进一步的,在所述下渣通道的下端为喇叭口形。
进一步的,在所述排渣罐的侧壁上倾斜贯穿固定有所述第二排渣管;所述第二排渣管的进渣端位于所述第一排渣管的进渣端上方,所述第二排渣管的出渣端与所述渣池的进渣口通过管道连通;在所述第二排渣管上设置有第二快开阀;在所述第二排渣管与所述渣池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二减压角阀。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泵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排渣管和所述第二排渣管的出渣端通过管道连通;在所述循环泵与所述第一排渣管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冲洗阀;在所述循环泵与所述第二排渣管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二冲洗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能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新能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221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通式大流道水地源热泵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口罩机挂耳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