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蝶翼线雕提拉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23697.8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58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马瑶;吴红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格莱美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00 | 分类号: | A61F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沈忠华 |
地址: | 31000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蝶翼线雕提拉 固定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蝶翼线雕提拉固定器,包括主体件和若干固定件,所述主体件上设有用于主体件固定的肤贴,所述固定件包括滑动基座和转动基座,滑动基座滑动连接于主体件上,转动基座与滑动基座通过棘轮机构实现转动连接,所述滑动基座上设有用于滑动基座和主体件之间锁紧的夹紧模块,所述转动基座上设有用于线体固定的固定模块。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使用方便,能够对多根线体进行固定,提高蝶翼线雕手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辅助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蝶翼线雕提拉固定器。
背景技术
面部线雕是时下最火热的抗衰老项目,它的作用原理是通过在面部植入可以吸收的外科缝合线,抵消重力对人体造成的下垂如法令纹、口角纹、面部变方形等,将松垂的组织向上提升复位,达到提拉紧致、消除皱纹、改善肤质、重新塑造V形的面部青春形象。
蝶翼线雕,即采用源于美国的Quill线进行蝶翼状网状提拉,通过Quill线体上DNA螺旋式倒刺的缝合作用,使线体上的倒刺与软组织绞锁在一起,类似于“树缠藤”的效果,既有足够拉力,又可形成网状交叉支撑,能够确切的改善苹果肌下垂、嘟嘟肉和下颌缘松弛的问题。由于蝶翼线雕需要通过提拉多根Quill线来形成网状提升效果,因此在面部需要植入多根Quill线且每次只能单根植入。但在植入过程中已植入线体的外露部分容易对再植入操作的视野造成影响,甚至在再植入操作时使已植入线体受到拉扯,从而使再植入线体的植入深度受到影响,不利于植入后的整体面部提升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的蝶翼线雕提拉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蝶翼线雕提拉固定器,包括主体件和若干固定件,所述主体件上设有用于主体件固定的肤贴,所述固定件包括滑动基座和转动基座,滑动基座滑动连接于主体件上,转动基座与滑动基座通过棘轮机构实现转动连接,所述滑动基座上设有用于滑动基座和主体件之间锁紧的夹紧模块,所述转动基座上设有用于线体固定的固定模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紧模块包括第一旋钮件、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第一夹片以及第二夹片,第一旋钮件转动连接于滑动基座上,第一旋钮件与第一齿轮固定连接,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固定连接于第一螺纹杆上,第一螺纹杆的一端与滑动基座转动连接,第一螺纹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螺纹杆的另一端与滑动基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均滑动连接于滑动基座上,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均开设有螺纹孔,第一夹片与第二螺纹杆螺纹配合,第二夹片与第一螺纹杆螺纹配合,所述第一螺纹杆的螺纹方向与第二螺纹杆的螺纹方向相反。通过第一旋钮件转动,经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传动使得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转动,从而使得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同步相向运动,达到控制固定件与主体件之间锁紧和松开的目的,实现固定件在主体件上滑动时能够随时固定的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夹片的内侧和第二夹片的内侧上均设有摩擦片,提高固定件与主体件的固定效果,避免固定件与主体件固定后发生再次滑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模块包括夹块、第一铰接杆、第二铰接杆以及按压件,夹块滑动连接于转动基座上,第一铰接杆的中央和第二铰接杆的中央均铰接于转动基座上,第一铰接杆的左端与夹块的左端铰接,第二铰接杆的右端与夹块的右端铰接,第一铰接杆的右端和第二铰接杆的左端均开设有条形孔,所述按压件滑动连接于转动基座上,按压件上一体式连接有推杆,推杆穿过条形孔以使得按压件移动时按压件驱动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转动,所述夹块与转动基座之间设有若干第一弹簧,第一弹簧抵住夹块和转动基座,所述转动基座上一体式连接有凸块,未使用时,夹块与凸块抵住。通过按压按压件使得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转动,从而使得夹块外移,夹块与凸块分开,便于线体放入于夹块与凸块之间,停止按压按压件,夹块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复位,从而使线体夹紧于夹块和凸块之间,达到固定线体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格莱美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格莱美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236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贝塞尔重睑画线设计辅助器
- 下一篇:低风压潜孔冲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