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油管柱连接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24594.3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71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鑫得丰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8 | 分类号: | E21B17/08;E21B29/10;E21B29/00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省百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8 | 代理人: | 孙淑荣 |
地址: | 163000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油 管柱 连接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采油管柱连接工具。涉及油田井下工具领域。本体的下部设有引鞋,引鞋上部设有一圈磨铣齿,磨铣齿上部的中心孔上开有一段凹槽,凹槽内向上依次间隔设有两个胶筒、两个隔板和卡瓦,卡瓦上部的圆锥环面与活塞的圆锥环面相接,活塞为环形结构,沿凹槽顶部向本体壁厚内开出一段活塞孔,活塞与活塞孔通过密封圈间隙配合连接。本技术方案中对套管断裂的端部不做处理,是将该采油管柱连接工具密封固定连接在井下断裂的管柱上,再通过该采油管柱连接工具上部的上接头连接新的套管,从而完成整体维修作业,一次下工具作业即可完成连接、密封、固定、连接等工序,同时利用井底断裂的套管,降低了维修成本,提高了作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井下工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采油管柱连接工具。
背景技术:
油气井生产时若管柱发生断裂,管柱断裂将导致整口油气井减产或报废,因此,及时维修断裂的管柱是油气井生产中一项重要的任务,由于油气井的深度较深,一般为几百米甚至上千米,而断裂的具体位置一般难以查明,因此,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整体更换的方式进行维修作业,即先将断裂的管柱上半部分起出;再利用磨具将安装在下半部分管柱上的封隔器磨掉,使封隔器掉落;随后将下半部分管柱和掉落的封隔器起出;然后将对整个井筒清理作业;最后将新的管柱和封隔器下入井中,再次进行完井作业,整个过程十分耗时耗力;此外由于需要更换整个管柱,因此维修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油管柱连接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油管柱连接工具,包括本体,本体为一管状结构,本体的上部有上接头,本体的下部设有引鞋,引鞋上部的本体的中心孔上设有一圈磨铣齿,磨铣齿上部的中心孔上开有一段凹槽,凹槽内向上依次间隔设有两个胶筒和两个隔板,上部隔板之上设有卡瓦,卡瓦上部的向内收缩圆锥环面与活塞的圆锥环面相接,活塞为环形结构,沿凹槽顶部向本体壁厚内开出一段活塞孔,活塞与活塞孔通过密封圈间隙配合连接,活塞外环面开有单向齿槽,相对应单向齿槽的位置,凹槽的外环面上开有单向齿孔,单向齿孔向下延伸一段距离,该距离大于卡瓦向内移动的设定距离需要的活塞轴向移动距离;
本体的中心孔上部设有一个向下收缩的锥形孔,锥形孔之上的本体中心孔上开有边孔与活塞孔连通。
卡瓦为四瓣分体结构,卡瓦在圆周方向开有通孔,四瓣分体的卡瓦通过穿过卡瓦通孔的弹性环连接在一起,弹性环将卡瓦支撑靠在凹槽的内壁上。
所述的锥形孔,在压力下可与封堵球形成密封,封堵球为可溶解材料制成。
所述的本体下部设有一圈磨铣齿,磨铣齿上部的本体上开有一个环槽,环槽内安装有磁铁。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中对套管断裂的端部不做处理,是将该采油管柱连接工具密封固定连接在井下断裂的管柱上,再通过该采油管柱连接工具上部的上接头连接新的套管,从而完成整体维修作业,一次下工具作业即可完成连接、密封、固定、连接等工序,同时利用井底断裂的套管,降低了维修成本,提高了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A-A剖面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1-本体,2-上接头,3-边孔,4-活塞孔,5-活塞,6-单向齿槽,7-单向齿孔,8-弹性环,9-卡瓦,10-隔板,11-胶筒,12-环槽,13-磨铣齿,14-引鞋,15-井下套管,16-封堵球,17-锥形孔,18-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鑫得丰石油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大庆鑫得丰石油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245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回流的井下工具
- 下一篇:一种可解卡通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