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轨用动力吸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25086.7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70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佘才高;张伯林;陈鹏;孙大新;辛涛;张用兵;张宏亮;张杰;李强;王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洛阳双瑞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19/00 | 分类号: | E01B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李振文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轨 动力 吸振器 | ||
1.一种钢轨用动力吸振器,包括设置在钢轨两侧的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吸振器贴合于钢轨的轨腰两侧设置,并位于所述钢轨的轨头和轨底之间,所述动力吸振器包括第一质量单元、第二质量单元和第三质量单元,所述第一质量单元和第二质量单元位于所述第三质量单元的上方,所述第一质量单元、第二质量单元和第三质量单元整体呈倒品字形结构,所述第一质量单元位于所述动力吸振器远离所述钢轨的轨腰的一侧,所述第二质量单元位于所述动力吸振器靠近所述钢轨的轨腰的一侧,所述第三质量单元位于所述动力吸振器靠近所述钢轨的轨底上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一质量单元、第二质量单元和第三质量单元通过粘弹性单元硫化为一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用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质量单元的上表面为向下凹陷以形成弧形的一凹陷部,所述第一质量单元和第二质量单元的下表面均向下凸起形成弧形的凸起部,且所述第一质量单元和第二质量单元的凸起部的弧形与凹陷部的弧形相对应,所述第一质量单元和第二质量单元下端的凸起部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凹陷部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用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质量单元和第二质量单元相邻的表面为凹凸互补地插接在一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轨用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质量单元和第二质量单元相邻的两表面为凹凸互补且呈曲面起伏状或具有垂直但错位设置的凸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用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质量单元靠近所述轨腰的一侧表面为一曲面起伏状结构,所述第三质量单元靠近所述钢轨的轨底的一侧表面也为另一曲面起伏状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轨用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质量单元靠近所述轨腰的曲面起伏状结构为波浪状起伏曲面结构,所述第三质量单元靠近轨底的另一曲面起伏状结构为另一波浪状起伏曲面结构,所述第二质量单元的波浪状起伏曲面结构是沿钢轨纵向延伸的波浪状,所述第三质量单元的另一波浪状起伏曲面结构是沿钢轨纵向起伏的波浪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用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质量单元和第二质量单元相邻的表面之间形成第一间隙,在所述第一间隙内填充第一粘弹性单元,且通过所述第一粘弹性单元将所述第一质量单元和第二质量单元硫化在一起,在所述第一质量单元和第二质量单元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质量单元的上表面之间形成第二间隙,在所述第二间隙内填充第二粘弹性单元,最终通过所述第二粘弹性单元将所述第一质量单元和第二质量单元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质量单元的上表面硫化在一起,在所述第一质量单元、第二质量单元和第三质量单元的外围包覆第三粘弹性单元,该第三粘弹性单元最终将第一质量单元、第二质量单元和第三质量单元完全包围并硫化成一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用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吸振器远离所述轨腰的一侧设置安装定位部,所述安装定位部为凹坑以用于夹具的定位和固定,所述夹具具有底座和夹臂,所述夹臂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洛阳双瑞橡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洛阳双瑞橡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2508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苜蓿草捆的高效高产的烘干装备
- 下一篇:一种B类阻燃低烟无卤耐火电力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