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量灌注桩基础混凝土液面的浮球液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25228.X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58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吴娟娟;彭斌兵;周忠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楚鹏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76 | 分类号: | G01F23/7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33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灌注 桩基础 混凝土 液面 浮球液位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测量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测量灌注桩基础混凝土液面的浮球液位装置,其包括上球体以及与所述上球体可拆卸设置的下球体,所述上球体为空心,所述下球体为实心,所述上球体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下球体中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下球体于所述连接孔内穿设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两端分别与所述弹簧以及钢筋笼底壁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球体内壁固定设置有多个插块,所述下球体靠近所述上球体的端面开设有多个与所述插块插接适配的插槽,所述下球体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插块的防松组件。本申请具有利用插块与插槽的配合便于上球体与上球体之间组装以及拆卸的效果,便于弹簧变形仪的二次利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测量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测量灌注桩基础混凝土液面的浮球液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各类楼房、桥梁、港口码头等大型建筑物(构筑物)越来越多。钻孔灌注桩以其独特的技术、经济和优越性,成为建筑物(构筑物)的主要基础形式之一。钻孔桩成桩多采用水下现浇混凝土的工艺,为保证桩顶质量,经常要求混凝土超灌出设计标高一定高度,在基坑开挖后再凿除超灌部分。
现检索到一篇专利申请号为CN201810121457.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测量灌注桩基础混凝土液面的浮球液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浮球、测量装置、位移传感器、牵引绳、固定支座、护罩,测量装置包括弹簧变形仪,弹簧变形仪位于浮球的空心部分内部;浮球为圆球体,上半球体为空心部分,下半球体实心部分,护罩焊接在固定支座上,浮球通过牵引绳与固定支座相连安置在护罩内部。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利用胶水粘合上半球体以及下半球体,需要等待胶水完全干透,才能进行灌注工作,浪费了工作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升上半球体和下半球体的安装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测量灌注桩基础混凝土液面的浮球液位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测量灌注桩基础混凝土液面的浮球液位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测量灌注桩基础混凝土液面的浮球液位装置,包括上球体以及与所述上球体可拆卸设置的下球体,所述上球体为空心,所述下球体为实心,所述上球体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下球体中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下球体于所述连接孔内穿设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两端分别与所述弹簧以及钢筋笼底壁固定连接,所述上球体内壁固定设置有多个插块,所述下球体靠近所述上球体的端面开设有多个与所述插块插接适配的插槽,所述下球体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插块的防松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浇灌混凝土之前,将牵引绳的一端与钢筋笼底壁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下球体的连接孔与弹簧固定连接,工作人员将插块对应插接至插槽中,在防松组件的作用下,插块固定连接于插槽中,防止插块从插槽中脱出,达到上球体与下球体固定连接的效果;灌注完成后,工作人员断开插块与插槽之间的固定连接,朝远离下球体的方向移动上球体,上球体带动插块远离插槽,达到拆卸上球体与下球体的效果,方便快捷。
优选的,所述防松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插块侧面的第一插孔以及穿设于所述第一插孔内的插销,所述下球体于所述插槽侧壁开设有与所述插销插接适配的第二插孔,所述插销与所述下球体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插销插接至所述第一插孔内的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驱动插销拉伸弹性件,将插块对应插接至插槽内,释放插销上的作用力,弹性件复位驱动插销沿第一插孔向靠近第二插孔的方向移动,直至插销插接至第二插孔中,达到上球体与下球体固定连接的效果;灌注完成后,沿第一插孔向远离第二插孔的方向移动插销并拉伸弹性件,插销完全退回至第一插孔后,抽离插块,达到拆卸上球体与下球体的效果,方便快捷。
优选的,所述下球体外周壁开设有定位槽,所述插销远离所述下球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弹性件设置为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定位槽的端部内壁以及所述手柄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楚鹏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北省楚鹏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252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极性集流体及二次电池
- 下一篇:一种环境监测用吸收液避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