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臭氧催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25754.6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94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东;马力;关宇;蔡伟;王颜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宇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张建东 |
主分类号: | C02F1/78 | 分类号: | C02F1/7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陈超 |
地址: | 10140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臭氧 催化 装置 | ||
1.一种臭氧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催化装置包括外壳(1)和至少一层臭氧催化膜芯(2),其中:
所述外壳(1)的内部形成有过滤腔(101),所述外壳(1)上开设与所述过滤腔(101)相连通的污水进口(102)、浓水出口(103)和净水出口(104),所述臭氧催化膜芯(2)设置于所述过滤腔(101)内且位于所述污水进口(102)与所述净水出口(104)之间;
所述臭氧催化膜芯(2)包括由内至外顺序连接的臭氧催化过滤层(201)、过渡层(202)和支撑层(203),所述臭氧催化过滤层(201)靠近所述污水进口(102)一侧,所述支撑层(203)靠近所述净水出口(104)一侧,所述臭氧催化过滤层(201)、所述过渡层(202)和所述支撑层(203)上分别开设有多个第一过滤孔、多个第二过滤孔和多个第三过滤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筒状结构,所述污水进口(102)和所述浓水出口(103)分别开设于所述外壳(1)的两端,所述净水出口(104)开设于所述外壳(1)的中部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臭氧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出口(104)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净水出口(104)沿所述外壳(1)的周向均匀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催化膜芯(2)为沿水平方向设置的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臭氧催化膜芯(2)在所述过滤腔(101)内沿所述外壳(1)的径向设置,位于所述臭氧催化膜芯(2)内侧的所述过滤腔(10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污水进口(102)和所述浓水出口(103)相连通,所述臭氧催化膜芯(2)外侧的所述过滤腔(101)与所述净水出口(104)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催化膜芯(2)的数量为多层,各所述臭氧催化膜芯(2)由内至外顺序套设,且相邻两所述臭氧催化膜芯(2)之间留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进口(102)处设置有第一阀门(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浓水出口(103)处设置有第二阀门(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催化过滤层(201)采用铈钛复合臭氧催化剂制成,所述臭氧催化过滤层(201)的厚度为1μm至1.5μm,各所述第一过滤孔的孔径为50nm至100n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层(202)的厚度为10μm至90μm,各所述第二过滤孔的孔径为0.5μm至1μ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203)采用陶瓷制成,所述支撑层(203)的厚度为3mm至5mm,各所述第三过滤孔的孔径为5μm至1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宇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张建东,未经北京北宇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张建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2575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故障设置箱
- 下一篇:一种水力混合装置及污水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