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框架断路器的掉电显示保持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25849.8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11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彭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亿盟电气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H02H11/00;H02M3/15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丁云 |
地址: | 20004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框架 断路器 掉电 显示 保持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框架断路器的掉电显示保持电路,包括电源、第一降压稳压模块、第二降压稳压模块、备用电源模块、电源检测模块、电源切换模块、微处理器和显示器电源与第一降压稳压模块和电源检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一降压稳压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降压稳压模块和微处理器连接,第二降压稳压模块与显示器连接,电源检测模块与电源连接,电源检测模块分别与微处理器和电源切换模块连接,备用电源模块与电源切换模块连接,电源切换模块分别与微处理器和显示器连接,微处理器与显示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当系统电源掉电时,能够迅速切换到备用电源为微处理器和显示器供电,防止数据丢失,并保证显示器长时间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掉电显示保持电路,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框架断路器的掉电显示保持电路。
背景技术
框架断路器作为电网保护设备,在突然断电的情况下,系统来不及反应,造成数据丢失,越来越多的系统要求供电系统提供掉电保持功能,系统在收到掉电信号后,依然能维持一段时间的供电,以便系统对掉电做出反应,避免数据丢失,尤其是故障数据和运行状态记录。现有的框架断路器通过超级电容与掉电检测、EEPROM结合的方案或不间断供电系统结合外部供电24V辅助电源的方案解决框架断路器的掉电保持功能。
其中,超级电容与掉电检测、EEPROM结合的方案当系统检测到掉电后,由储能电容继续提供MCU单元能量,MCU单元存储重要信息到EEPROM中,以此方式保证了掉电时的信息保存。此种方式的缺点在于电容电量只能用于存储重要信息,对于框架短路器而言,系统掉电后依然能通过显示器查看系统运行信息,可以帮助电工快速定位故障类型,节约维修时间。超级电容供电方式不能提供足够的掉电保持时长。
不间断供电系统结合外部供电24V辅助电源方案可以保持系统掉电后继续正常显示供电,缺点是需要投入硬件成本较大,体积占用也较大。
因此,现有掉电数据保持方法都存在一定缺陷,若对重要信息、数据进行数据保持,则不能长时间提供屏幕显示;若能长时间保持掉电数据保存并显示,又需要较大空间和硬件投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应用于框架断路器的掉电显示保持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应用于框架断路器的掉电显示保持电路,包括电源、第一降压稳压模块、第二降压稳压模块、备用电源模块、电源检测模块、电源切换模块、微处理器和显示器,所述的微处理器上设有信号接口、电源接口和数据输出口,所述的显示器上设有数据输入口和电源接口,
所述的电源分别与第一降压稳压模块和电源检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第一降压稳压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降压稳压模块的输入端和微处理器的电源接口连接,所述的第二降压稳压模块的输出端与显示器的电源接口连接,
所述的电源检测模块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的电源检测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微处理器的信号接口和电源切换模块连接,所述的备用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电源切换模块连接,所述的电源切换模块分别与微处理器的电源接口和显示器的电源接口连接,
所述的微处理器的数据输出口与显示器的数据输入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电源检测模块包括电阻器和稳压二极管,所述的电阻器的一端连接电源,另一端分别连接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电源切换模块和微处理器的信号接口,所述的稳压二极管的正极接地。
优选地,所述的电源切换模块包括P沟道MOS管,所述的P沟道MOS管的栅极与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的P沟道MOS管的源极与备用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微处理器的电源接口连接,所述的P沟道MOS管的漏极与显示器的电源接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备用电源模块包括备用电池和防反充二极管,所述的备用电池的负极接地,所述的备用电池的正极连接防反充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的防反充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电源切换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亿盟电气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亿盟电气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258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斜坡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硬质合金棒材冷却孔加工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