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卷绕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27556.3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59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张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海鸿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3 | 分类号: | H01M10/0583;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付兴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布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卷绕 电池 | ||
一种卷绕电池,属于电池领域。卷绕电池由电池片卷绕而成。其中的电池片是柔性的且包括柔性的集流体、正极活性层、负极活性层以及绝缘的隔离膜,形成于所述正极活性层和/或所述负极活性层表面,用于阻止所述正极活性层和所述负极活性层直接接触。该电池可以相对更小的厚度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卷绕电池。
背景技术
卷绕电池是以电池片卷绕而成。目前的卷绕电池通常采用的是以具有隔离膜以及分布在其两侧的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构成电池片。但是,目前的卷绕电池普遍存在厚度较大,而其使用场景的空间相对有限,因此,导致能量密度难以进一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改善、甚至解决上述的卷绕电池厚度大、能量密度提高受限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卷绕电池。
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在第一方面,本申请的示例提供了一种由电池片卷绕而成的卷绕电池。
卷绕电池包括集成结构的柔性电池片和隔离膜。其中,电池片包括集流体、正极活性层以及负极活性层。集流体具有作为基底的绝缘层、形成于绝缘层两侧表面的正极金属层和负极金属层,正极活性层形成于正极金属层表面,负极活性层形成于负极金属层表面。隔离膜叠层覆盖于正极活性层和/或负极活性层表面,用于阻止正极活性层和负极活性层直接接触。
现有的卷绕电池中,通过独立地制作正极片、负极片,再用隔膜将两者隔离进行卷绕,因此,其卷绕的紧密度难以提高,且各层之间的对位配合也难以控制,从而使得其厚度相对较厚,并且因此受限于安装空间,其能量密度的提高受限。
而本申请中,在该卷绕电池中,采用一体式(集成结构)的柔性的电池片,并且在其绝缘层的两侧的金属层上分别制作活性材料。即,该集成结构的电池片作为一个整体而在卷绕电池中存在,而非以现有卷绕电池中的叠层放置,通过挤压作用力使彼此接触。
换言之,在现有的卷绕电池中,各层之间并非实质上的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仅仅是以叠层接触的方式存在。因此,其各层是相对独立地存在于电池中的。而本申请中,电池片中的任意相邻两层之间是实质性的直接接触和连接,从而使电池片在卷绕电池中宏观上表现为“一个层”。
因此,卷绕电池可以方便地进行卷曲、弯折,且厚度可以显著地降低,从而有助于提高卷绕密度,提高能量密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隔离膜遍及至卷绕电池的最内圈,并形成内圈段。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中,内圈段为双层。
结合第一方面,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卷绕电池的最内圈,正极金属层具有位于该区域的第一正极空白段,负极金属层具有位于该区域并与第一正极空白段对应的第一正极空白段。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中,在卷绕电池的最外圈,正极金属层具有位于该区域的第二正极空白段,负极金属层具有位于该区域并与第二正极空白段对应的第二正极空白段。
结合第一方面,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卷绕电池的最外圈,隔离膜遍及至正极活性层的表面和负极活性层的表面。
结合第一方面,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正极活性层的材料为LiFeSO4。
结合第一方面,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负极活性层为石墨。
结合第一方面,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正极金属层的材料为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海鸿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海鸿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275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光器件封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钙钛矿薄膜太阳能组件的激光划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