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切管堵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28072.0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12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亚;豆伟;唐永红;郑景森;林智锐;张光正;何恽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小亚;东莞市虎门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929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切管堵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切管堵管装置,包括连接装置、堵头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圆筒形主体和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圆筒形主体外壁的中下部,所述安装部与水平面呈一角度,所述圆筒形主体与安装部连接处的上方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圆筒形主体的内壁面设置有接触部,所述堵头装置包括连接部、端盖部,所述连接部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适配,所述端盖部设置在连接部的上方,所述端盖部的顶面设置有第一通孔。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装置起到连接作用,堵头装置起到导气、调节、封堵的作用,设置安装部便于手持及施加压力。接触部能够使得圆筒形主体与气切管紧密连接。在患者的各个阶段可更换不同的堵头装置,也可以通过第二通孔更换不同的插接部达到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切管堵管装置。
背景技术
气管切开术是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套管,气管切开术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手术。在抢救危重患者时气管切开术是用于解除其呼吸道梗阻改善通气功能最有效的措施,当患者病情稳定、呼吸道分泌物显著减少、能自行咳嗽或咳痰时,就可以考虑行气管套管堵管。但是,目前临床上在护理气管切开的病人时,医护人员通常自制堵管装置,制作使用不便,功能单一。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切管堵管装置,具有安装、更换方便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切管堵管装置,包括连接装置、堵头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圆筒形主体和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圆筒形主体外壁的中下部,所述安装部与水平面呈一角度,所述安装部的顶面设置有防滑纹,所述圆筒形主体与安装部连接处的上方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圆筒形主体的内壁面设置有接触部,所述接触部沿圆筒形主体的内壁面设置有一排或多排,所述接触部为锯齿形、波浪形或方波形,所述堵头装置包括连接部、端盖部,所述连接部为圆环形,所述连接部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适配,所述端盖部设置在连接部的上方,所述端盖部为圆盘形,所述端盖部的顶面设置有第一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设置有多个,所述圆筒形主体与安装部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角度为30度-60度。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为圆柱形、圆台形或圆锥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0.1mm-0.8mm。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与端盖部一体成型,所述端盖部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部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端盖部的侧壁设置有第二通孔。
进一步的,还包括插接部,所述插接部与第二通孔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部设置有第三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通孔的直径0.1mm-0.8mm。
本实用新型设置连接装置、堵头装置,其中连接装置起到连接作用,堵头装置起到导气、调节、封堵的作用,设置安装部便于手持及施加压力。堵头装置与连接装置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接触部能够使得圆筒形主体与气切管紧密连接。在患者的各个阶段可更换不同的堵头装置,也可以通过第二通孔更换不同的插接部达到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连接装置示意图。
图2为堵头装置示意图。
图3为接触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小亚;东莞市虎门医院,未经刘小亚;东莞市虎门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280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