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插式电子指示灯架及防撞缓冲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28202.0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35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根文;何兵;孔令燕;高帅;苗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徐工随车起重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9/615 | 分类号: | E01F9/615;E01F9/619;E01F9/608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潘显端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插式 电子 指示 灯架 缓冲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警示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插式电子指示灯架及防撞缓冲车,包括灯架框架,灯架框架的下部设有灯架快插接头;灯架框架的上部设有安装架,安装架包括U型架以及由U型架的内侧拐角与U型架的顶部交叉连接的X型架,沿着U型架和X型架布置有诱导灯;灯架框架的顶部设有警示灯。快插式电子指示灯架简单可靠、成本低、安全实用,能够有效的降低事故率,保障人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可以广泛的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警示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插式电子指示灯架及防撞缓冲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建设的日益加快,道路通行能力不断提升,道路临时性施工、临时性封闭车道、临时性事故处理等情况越来越多。在进行道路作业时,为了保证作业施工人员的安全,需要在后方提供相关警示信号,提醒后方来车及时变更车道,保证行车安全,同时最大限度保障施工人员和设备安全。防撞缓冲车作为一种移动的检修作业车,自身不仅安装有防撞缓冲垫,还装备有电子指示灯牌,能够高效的对行驶车辆进行引导,有效的保护施工人员以及设备和行驶车辆的财产和人身安全。
目前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道路进行临时道路施工作业或者临时封闭车道时,为了保证人员安全,最传统的方法是在道路上放置锥筒或者诱导牌。这种方法费时费力,场地转移工作量大,但是这种方法仍然在使用。防撞缓冲车作为一种新兴的移动式的检测作业车,最近几年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防撞缓冲车一般由防撞缓冲垫总成、电子指示灯架总成、货箱和二类底盘组成。目前的防撞缓冲车后方自带电子指示灯架,组成简洁,功能简单,只能对后方来车进行警示,不能进行引导;并且传统的指示灯架的指示灯,不容易被及时的识别,在司机没有及时的看见警示灯的情况下,高速行驶的车辆,在极短的时间内不能做出正确判断,容易增加事故率,不能有效的避免人员伤亡,且目前的电子指示灯架靠螺栓连接或者焊接,一旦装配完成后,拆卸或者维修及其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插式电子指示灯架及防撞缓冲车,快插式电子指示灯架简单可靠、成本低、安全实用,能够有效的降低事故率,保障人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可以广泛的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快插式电子指示灯架,包括灯架框架,灯架框架的下部设有灯架快插接头;灯架框架的上部设有安装架,安装架包括U型架以及由U型架的内侧拐角与U型架的顶部交叉连接的X型架,沿着U型架和X型架布置有诱导灯;灯架框架的顶部设有警示灯。
进一步地,在所述安装架左右两侧的所述灯架框架上布置有红白反光贴。
进一步地,所述灯架快插接头和所述安装架之间的所述灯架框架上还布置有电子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安装有上述快插式电子指示灯架的防撞缓冲车,灯架快插接头的一侧接口连接防撞缓冲车的底车大梁,灯架快插接头的另一侧接口连接防撞缓冲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的灯架由快插接口区域和电子指示灯区域组成。灯架的底部设有灯架快插接头,灯架快插接头一侧接口连接底车大梁,灯架快插接头另一侧接口连接防撞缓冲垫,连接方式安装简单快捷,操作方便;一旦出现防撞缓冲垫损坏或者指示灯损坏,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对损坏部件进行快速的更换维修,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灯架的上部为电子指示灯区域,电子指示灯区域的中间区域设有向左车道通行、向右车道通行、禁止通行的诱导灯;电子指示灯区域的上方区域是一排警示灯;电子指示灯区域的下方区域是电子显示屏;电子指示灯区域的两侧贴有工程级的红白反光贴。四种不同的视觉形式,对后方车辆的驾驶员进行多方位提醒,足以保证驾驶员有足够的间去改变行驶路线,有效的降低了事故率,减少了人员伤亡。本申请的快插式电子指示灯架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安全实用,能够有效的降低事故率,保障人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可以广泛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徐工随车起重机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徐工随车起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282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