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合机截断张力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28801.2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93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正宏;刘梦梦;邹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骏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23/26 | 分类号: | B65H23/26;B65H23/04;B65H20/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 31271 | 代理人: | 吴磊 |
地址: | 2144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合机 截断 张力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合机截断张力模组,包括机架、及辊组;所述辊组内的辊通过轴承固定在所述机架内;所述辊组包括第一驱动辊、第二驱动辊、及张力检测辊;所述第一驱动辊、所述第二驱动辊、所述张力检测辊,3个辊沿纵向呈“品”字形排布,待输送的薄膜依次绕过所述第一驱动辊、所述第二驱动辊、所述张力检测辊的大于1/2圆截面,使所述薄膜呈2个以上的“S”形缠绕;所述第一驱动辊、所述第二驱动辊、及所述张力检测辊由驱动电动机进行驱动下主动旋转。本实用新型设置在压合机前端,通过相关辊表面的特殊处理,及辊组的运行控制,达到大幅度降低薄膜入料前的运行张力,从而实现低张力运行;使低张力生产产品性能更加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薄膜生产压合机上,起到对薄膜张力进行截断的专用装置。
背景技术
薄膜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压合机,压合机生产过程中,需要在压合入料前,对薄膜施加足够的张力,来保证产品的外观。但一般薄膜放卷张力较大,且张力基本不可控;当需要生产要求较低张力的特殊膜材料(如TPI膜,LCP膜)时,因压合入料张力控制不当,会导致最终产品质量稳定性较差;若降低薄膜入料生产张力,则薄膜材料会出现打滑、松弛、张力不均等,进而导致产生筋纹异常,产品外观出现缺陷。
为提高产品质量,需要在薄膜放料后,进入压合机前,进行薄膜张力截断,然后重新施加稳定可控的张力,来确保压合生产过程的质量稳定;现有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7244062A 的一种用于膜面整形的方法及装置,提供了截断张力的技术内容,并对薄膜进行整形,但其设备较大,并不完全符合压合机的生产需求。
亦有很多张力控制设备,但一般在薄膜放卷端进行张力控制,控制距离远,且控制精度也较差,导致压合入料时张力不稳定,故有必要设计专用的张力控制装置,对薄膜放卷机输出的薄膜张力进行截断,然后重新控制以合理的张力将薄膜输入至压合机内,进行压合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合机截断张力模组,以期对放卷装置输出的薄膜的张力进行截断,然后重新施加合理、稳定的张力,将薄膜输入至压合机内,进行压合生产,确保最终的产品质量可靠、稳定。
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了压合机截断张力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及辊组;所述辊组内的辊通过轴承固定在所述机架内;
所述辊组包括第一驱动辊、第二驱动辊、及张力检测辊;
所述第一驱动辊、所述第二驱动辊、所述张力检测辊,3个辊沿纵向呈“品”字形排布,待输送的薄膜依次绕过所述第一驱动辊、所述第二驱动辊、所述张力检测辊的大于1/2圆截面,使所述薄膜呈2个以上的“S”形缠绕;
所述第一驱动辊、所述第二驱动辊、及所述张力检测辊由驱动电动机进行驱动下主动旋转;
所述张力检测辊连接有张力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张力检测辊的外表面为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张力检测辊的两端均设有张力传感器。
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辊、所述第二驱动辊的表面具有细微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辊组包括输入导向辊;所述输入导向辊位于所述第一驱动辊的待输送薄膜输送方向的前方。
进一步的,所述输入导向辊的表面具有增加摩擦力的粗糙纹路。
再进一步的,所述输入导向辊为中凹细微槽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辊组包括输出导向辊;所述输出导向辊位于所述张力检测辊的待输送薄膜输送方向的后方。
进一步的,所述输出导向辊的表面具有增加摩擦力的粗糙纹路。
再进一步的,所述输出导向辊为中凹细微槽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骏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阴骏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288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箱式变电站门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喷墨成像数字印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