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外耳道的冲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29175.9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18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隗萍;陈仁杰;张大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1/00 | 分类号: | A61F11/00;A61M3/02;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杨敬 |
地址: | 21001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外耳道 冲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外耳道的冲洗装置,冲洗装置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包括第一管主体和第二管主体,管体内设有第一流通孔和第二流通孔,第一管主体上设有阵列分布的清洗孔,清洗孔与第二流通孔连通,第二管主体上设有连接管,所述第一管主体的一端与第二管主体连接,另一端设有避免划伤耳道的弧形面,第二管主体的一端设有连接件。本实用新型冲洗装置将具有弧形面的端部插入耳道,通过连接管输送清洗液,清洗液从清洗孔排出对耳道进行清洗,配合管与负压件连接将清洗后的液体和污垢排出,延伸至耳朵内的端部采用弧形面,避免管体的端部划伤耳道,采用管体延伸至耳道内,有利于将冲洗液或药物注入有病变的的耳道内,并吸出冲洗液、分泌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洗装置,具体是一种用于外耳道的冲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治疗中,对于耳科常见疾病(外耳道炎和疖肿,外耳道湿疹,外耳真菌病,外耳道异物,耵聍栓塞和外耳道胆脂瘤)的治疗,使用较多、疗效较好的方法为外耳道清洗;其洗出成功率高,效果显著;而清洗方法有洗耳球冲洗法,但是对于不同的患者,对于耳道狭窄、畸形患者,药物不能正常的滴入耳道,而且清洗不便,影响治疗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外耳道的冲洗装置,将具有弧形面的端部插入耳道,通过连接管输送清洗液,清洗液从清洗孔排出对耳道进行清洗,配合管与负压件连接将清洗后的液体和污垢排出,延伸至耳朵内的端部采用弧形面,避免管体的端部划伤耳道,采用管体延伸至耳道内,有利于将冲洗液或药物注入有病变的的耳道内,并吸出冲洗液、分泌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外耳道的冲洗装置,冲洗装置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包括第一管主体和第二管主体,管体内设有第一流通孔和第二流通孔。
所述第一管主体上设有阵列分布的清洗孔,清洗孔与第二流通孔连通,第二管主体上设有连接管。
所述第一管主体的一端与第二管主体连接,另一端设有避免划伤耳道的弧形面,第二管主体的一端设有连接件,连接件包括连接管主体,连接管主体的一端与第二管主体密封连接,另一端设有配合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主体和第二管主体之间的角度为120-180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流通孔位圆形,第二流通孔为环形,包裹在第一流通孔外,第一流通孔和第二流通孔通过管壁隔开。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与第二流通孔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冲洗装置将具有弧形面的端部插入耳道,通过连接管输送清洗液,清洗液从清洗孔排出对耳道进行清洗,配合管与负压件连接将清洗后的液体和污垢排出,延伸至耳朵内的端部采用弧形面,避免管体的端部划伤耳道,采用管体延伸至耳道内,有利于将冲洗液或药物注入有病变的的耳道内,并吸出冲洗液、分泌物;
2、本实用新型冲洗装置结构简单,适于实用有利于辅助患者治疗耳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冲洗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冲洗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冲洗装置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291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做救援装置使用的减速装置
- 下一篇:一种易清洁铝合金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