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灌装管路的在线灭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32234.8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67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阳波;刘振;陶海军;施俊;陈智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执先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55/02 | 分类号: | B65B55/02;B65B55/14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周长清;覃族 |
地址: | 410129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装 管路 在线 灭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灌装管路的在线灭菌装置,包括耐压密闭腔室,所述耐压密闭腔室包括:腔体、盖体和分液器;腔体的顶端和底端相贯通,腔体的顶端与盖体通过紧固件进行可拆卸的密封连接;腔体的底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凸台,凸台通过紧固件与分液器进行可拆卸的密封连接;进行在线灭菌时,灌装系统的管路组件放置在耐压密闭腔室内,通过管路组件向耐压密闭腔室内输入高压灭菌介质。本实用新型的灌装管路的在线灭菌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密封性好、安全可靠,可同时对多组管路组件进行清洗灭菌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到灌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灌装管路的在线灭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蠕动泵灌装系统中,一般包含分液器、蠕动管路,蠕动泵及灌装针。分液器前端与配液系统通过硬管连接,而且在分液器以前的管路系统,均是硬管,能耐高温高压,所以分液器前端管路容易实现在线灭菌。而在分液器的后端,与之相连接的是软管,软管穿过蠕动泵与灌装相连,连接方式均采用软管插接的方式,所以软管本身及软管的插接方式都不能耐受高温高压,不能实现在线灭菌。目前,蠕动泵在医药领域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在生产要求较高的医药生产环境中时常需要对蠕动泵的软管进行清洗灭菌,通常需要将软管从泵体中拆卸下来进行清洗、灭菌等操作,灭菌完成后又再安装回蠕动泵中,存在着操作麻烦、费时费力,增加企业用人成本、降低工作效率等缺陷。在现有技术中,若要对蠕动泵灌装系统实现在线灭菌,一般采取分段加固接头,分段用硬物包裹软管的方式加大管路的耐压性,以实现在线灭菌。而该种方式需要对管路进行分段包裹固定,接头也需要定制加固,操作麻烦、费时费力,因此难以被企业所接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性好、安全可靠且容纳空间大的用于蠕动泵软管在线清洗灭菌的耐压密闭腔室及蠕动泵灌装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灌装管路的在线灭菌装置,所述在线灭菌装置包括耐压密闭腔室,所述耐压密闭腔室包括:腔体、盖体和分液器;所述腔体的顶端和底端相贯通,所述腔体的顶端与盖体通过紧固件进行可拆卸的密封连接;所述腔体的底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凸台,所述凸台通过紧固件与分液器进行可拆卸的密封连接;进行在线灭菌时,灌装系统的管路组件放置在耐压密闭腔室内,通过管路组件向耐压密闭腔室内输入高压灭菌介质。
作为一个总的技术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灌装管路的在线灭菌装置,所述在线灭菌装置包括耐压密闭腔室,所述耐压密闭腔室包括:腔体和分液器;所述腔体的顶端设有向外延伸的贯通凸台,所述腔体的底端为密封结构;所述凸台通过紧固件与分液器进行可拆卸的密封连接;进行在线灭菌时,灌装系统的管路组件放置在耐压密闭腔室内,通过管路组件向耐压密闭腔室内输入高压灭菌介质。
作为一个总的技术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灌装管路的在线灭菌装置,所述在线灭菌装置包括耐压密闭腔室,所述耐压密闭腔室包括:腔体和分液器,所述腔体的顶端设有向外延伸的贯通凸台,所述腔体的底端为密封结构,所述腔体的侧部设有盖门,所述腔体与盖门通过紧固件进行可拆卸的密封连接;所述凸台与分液器密封固定连接;进行在线灭菌时,灌装系统的管路组件放置在耐压密闭腔室内,通过管路组件向耐压密闭腔室内输入高压灭菌介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液器上设有至少一个管路接口,所述分液器上还设有至少一个流体入口;所述管路接口与流体入口分别位于分液器的不同侧;进行在线灭菌时,所述管路接口伸入腔体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腔体的两个内侧壁上分别设有软管固定架和灌针固定架;所述软管固定架上设有至少一个软管固定槽,所述灌针固定架上设有至少一个灌针固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管固定槽与灌针固定孔处于同一水平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腔体的两个内侧壁上分别设有软管固定架和灌针密封盒;所述软管固定架上设有至少一个软管固定槽,所述灌针密封盒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灌针固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执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执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322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中药浓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切割机辅助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