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方位救险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32809.6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04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汪允涛;宋维清;刘豫湘;曹志琼;杨杰;杨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恒运国泰消防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3/00 | 分类号: | B60P3/00;B60R11/02;B60R11/04;B60J5/04;B60R3/00;B60Q1/50;B60N2/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青 |
地址: | 457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方位 救险 | ||
1.一种全方位救险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驾驶室(1),车身(2),升降旋转设备(3),驾驶室门(4),底盘(5),车轮(6),车顶板(7),LED车载显示屏(8),卷帘门(9),车身主门(10),车身副门(11),折叠梯(12),车身后门(13),车内座椅(14),车身后梯(15)和倒车影像头(16),其中:驾驶室(1)顶上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升降旋转设备(3);所述驾驶室门(4)通过铰链设在驾驶室(1)的表面一侧,且驾驶室(1)的侧部一体安装有车身(2),该车身(2)和驾驶室(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底盘(5);所述车轮(6)设有四个,且车轮(6)依次安装在底盘(5)的下部;所述车顶板(7)通过螺栓固定在车身(2)的上部,且车顶板(7)的上部通过卡板安装有折叠梯(12);所述LED车载显示屏(8)设有两个且均通过螺栓分别固定在车身(2)表面两上侧;所述卷帘门(9),车身主门(10)和车身副门(11)均通过铰链依次安装在车身(2)的表面侧部,其中车身主门(10)位于中间部位,其车身主门(10)的两侧分别为卷帘门(9)与车身副门(11);所述车身后门(13)通过铰链安装在车身(2)的后部,且车身后门(13)内侧设有车内座椅(14),该车内座椅(14)位于车身(2)的内部;所述车身后梯(15)通过螺栓固定在车身(2)的后部表面侧部,且车身(2)后部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倒车影像头(1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方位救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2)包括车身外壳(21),隔板(22),放置架(23),柴油发电机(24)和柴油污水泥浆泵(25),其中:车身外壳(21)的内部相等距离固定有两个隔板(22);所述放置架(23)固定在位于卷帘门(9)内的车身外壳(21)与隔板(22)内;所述柴油发电机(24)放置在位于车身主门(10)内侧的两个隔板(22)内;所述柴油污水泥浆泵(25)放置在位于车身副门(11)内侧的隔板(22)与车身外壳(21)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方位救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旋转设备(3)包括底筒(31),直线电动杆(32),壳体(33),电池(34),控制器(35),旋转马达(36),转轴(37),LED灯(38)和摄像头(39),其中:底筒(31)通过螺栓固定在驾驶室(1)的顶上部,且底筒(31)的内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直线电动杆(32);所述壳体(33)位于底筒(31)的上部并通过螺栓固定在直线电动杆(32)的工作部位上,且壳体(33)的内底部依次设有电池(34)和控制器(35),该电池(34)和控制器(35)的上部通过固定板安装有旋转马达(36);所述旋转马达(36)传动部位通过轴承与转轴(37)安装,其中转轴(37)的两下侧部均通过螺栓分别固定有两个LED灯(38),且转轴(37)的上端部通过螺栓安装摄像头(39)。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方位救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35)包括变压模块(351),单片机(352),红外遥控芯片(353)和驱动模块(354),其中:变压模块(351)的输入口通过电源线与电池(34)相接,该电池(34)通过电源线由车载电源供电;所述单片机(352)的VCC电源端通过电源线变压模块(351)的输出口相接,且单片机(352)的输入端通过信号线接有红外遥控芯片(353),该红外遥控芯片(353)与配套的红外遥控器红外无线连接;所述单片机(352)的输出端通过三组信号线分别接有直线电动杆(32),LED灯(38)和驱动模块(354),其中LED灯(38)通过电源线串联接摄像头(39);所述驱动模块(354)输出端通过信号线接有旋转马达(36)。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方位救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内座椅(14)采用双排设置并分别固定在车身外壳(21)内壁两侧,该车内座椅(14)采用单排五座折叠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恒运国泰消防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恒运国泰消防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3280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O激光器用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附着式拉力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