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花面料生产浸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33135.1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00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张秋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嵊州市津津布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3/18 | 分类号: | D06B3/18;D06B23/20;D06B23/04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毕雅凤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花 面料 生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提花面料浸轧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花面料生产浸轧装置,包括浸轧池,所述浸轧池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在远离浸轧池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磁阀,所述浸轧池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侧活动连接有面料辊,所述安装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浸轧池、第一浸轧辊、第二浸轧辊、第一辅助浸染机构和第二辅助浸染机构的配合设置,能够使面料快速充分吸收浸染液,解决了现有的较厚的面料吸收浸染液不够充分的情况;通过安装架、面料辊、固定板、弹簧、纠偏板、缠绕机构和驱动机构的配合设置,能够对浸轧的面料进行高效的纠偏,解决了现有浸轧装置不能自动纠偏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提花面料浸轧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提花面料生产浸轧装置。
背景技术
提花面料,面料织造时用经纬组织变化形成花案,纱支精细,对原料棉要求极高。可分梭织、经编提花和纬编提花。提花面料一般需要经过浸轧步骤。浸轧是一种全棉或涤棉针织物生物酶连续浸轧-汽蒸法前处理工艺,一种全棉或涤/棉针织物生物酶连续浸轧—汽蒸法前处理工艺,属于印染行业的针织物前处理工艺技术领域。具有前处理效果好的特点,对纤维损伤小,处理织物的品质高,手感柔软,处理废水的色度,pH值,COD值远低于传统工艺,减轻了污水处理的负担,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还具有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节能、节水等特点。
现有的提花面料浸轧装置的缺点是:
1、在较厚的提花面料浸然过程中,浸染液不容易充分进入面料中;
2、在浸轧过程中面料出现偏斜情况,现有的装置不能方便的进行自动纠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提花面料生产浸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提花面料生产浸轧装置,包括浸轧池,所述浸轧池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在远离浸轧池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磁阀;
所述浸轧池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侧活动连接有面料辊,所述安装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纠偏板;
所述浸轧池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浸轧辊,所述浸轧池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辅助浸染机构,所述浸轧池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辅助浸染机构;
所述浸轧池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挤液机构,所述浸轧池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缠绕机构,所述缠绕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
可选的,所述浸轧池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浸轧辊,所述浸轧池的第二浸轧辊的结构与第一浸轧辊的结构相同。
可选的,所述进液管与浸轧池相连通,所述纠偏板通过弹簧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纠偏板与面料辊的距离为0.5CM。
可选的,所述第一辅助浸染机构包括转轴和搅拌叶,所述第一辅助浸染机构设置在第一浸轧辊与第二浸轧辊之间。
可选的,所述第二辅助浸染机构的结构与第一辅助浸染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辅助浸染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辅助浸染机构位于第一浸轧辊与第二浸轧辊的底部。
可选的,所述挤液机构包括固定块和两个挤液柱,所述缠绕机构包括缠绕辊、安装架、固定板、弹簧和纠偏板,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缠绕辊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嵊州市津津布业有限公司,未经嵊州市津津布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331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花机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振动式防粘结料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