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胎胎圈预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37048.3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12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慧敏;向源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0/26 | 分类号: | B29D30/26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王顕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区新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预置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胎胎圈预置装置,其包括纵跨在床身上方的固定架体、滑动板、移动臂、涨缩夹持机构和驱动机构;滑动板与固定架体滑动连接;移动臂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滑动板的下端两侧;涨缩夹持机构为两个且分别用于支撑左胎圈和右胎圈,两个涨缩夹持机构一一对应地安装在两个移动臂的外侧;驱动机构用于驱使滑动板纵向移动,使得两个涨缩夹持机构能够分别与左钢圈环和右预置环处于同轴心位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操作人员空闲时间上胎圈,不占用节拍时间,又能保留胎体筒传递环的中间环,确保轮胎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机械领域,尤其是一种轮胎胎圈预置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高速公路、运输业的不断持续发展,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成型机作为制造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目前市场上使用的设备有两鼓、三鼓、四鼓成型机。两鼓成型机因其效率低下,发展有所停滞,四鼓成型机效率高,但价格也是三鼓成型机的数倍。尽管目前三鼓成型机在生产质量及效率方面有所突破,但是生产效率相比于四鼓成型机,自动化程度相比于半钢成型机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必须对全钢载重子午胎的成型工艺及成型设备进行重大改进创新,开发一种生产效率高、成型胎胚质量好、自动化程度高、性价比优的高效三鼓成型机已成为目前市场的迫切需求。
橡胶工业机械中用于子午线轮胎成型的全钢丝载重子午线轮胎一次法成型机,主要由以下六大部分组成:成型系统、供料系统、在制件传输系统、标定系统、卸胎系统和操作系统。胎圈是全钢子午线轮胎的重要组成部件,一条全钢子午线轮胎包含左右两个胎圈(钢丝圈)。在全钢子午线轮胎三鼓成型机上,轮胎的胎圈有两种上料方式。其中一种为胎圈预置器位于胎体鼓两侧,贴合复合件之前人工手动将胎圈放置在胎体鼓两端的胎圈预置器上,胎体筒传递环在取胎体筒时取胎圈,并将其传递到成型鼓上。另一种方式是,胎圈预置器位于胎体筒传递环外侧,人工将胎圈放置在外置的胎圈预置器上,由胎圈预置器将胎圈自动传递到胎体筒传递环上,胎体筒传递环在贴合垫胶之前进入胎体鼓工位,打开平宽,贴合垫胶之后取胎体筒,同样由胎体筒传递环将胎体筒及胎圈传递至成型鼓上。
对于上述两种方式,第一种可以保留胎体筒传递环的中间环,使胎体筒传递更可靠,应用较为广泛,但是由于人工操作占用节拍时间大约7s左右,对于轮胎成型机效率要求越来越高,单胎循环时间越来越少的市场技术需求来说是不满足的。第二种方式,由于在胎体筒传递环外侧利用空余时间上胎圈,节约了节拍时间,效率目标提升显著;但是此种胎圈传递方案,要求胎体筒传递环无中间环或只保留一个下方的磁铁弧板,容易在胎体筒传递过程中造成胎体筒无磁铁吸附,还会因重力原因而形成塌陷,尤其是针对于大规格轮胎或是在胎体筒传递环携带胎体筒等待时间较长等工况下,容易造成胎体筒传递不佳,轮胎动平衡数据差等轮胎质量问题。
在效率与质量两架马车齐头并进的市场需求背景下,设计出一种既不影响胎体筒传递环的中间环配置,又能不占用节拍时间传递胎圈的预置器装置迫在眉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轮胎胎圈预置装置,其能够在操作人员空闲时间上胎圈,不占用节拍时间,又能保留胎体筒传递环的中间环,确保轮胎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370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机朗肯循环发电充放电储能一体化系统
- 下一篇:机载设备及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