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底泥土工管袋脱水的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41106.X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71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苗苗;陈益钟;钟瑞;刘贞;张全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天航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1 | 分类号: | C02F11/121;C02F1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自贸区(东疆***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泥土 工管袋 脱水 试验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底泥土工管袋脱水的试验装置。包括储泥桶、泥浆泵、加药组件、管道混合器、试验台和余水桶,土工管袋设置在试验台上;在储泥桶内设有搅拌组件,储泥桶的出口通过管路连接至泥浆泵的入口,泥浆泵的出口和加药组件的出口连接至管道混合器的入口,管道混合器的出口通过输送管道连接至土工管袋的入口;试验台包括采用支架支撑的脱水试验槽,在脱水试验槽内设有碎石垫层,土工管袋置于碎石垫层上,在脱水试验槽的底部还设有排水管,排水管连接至余水桶,在余水桶侧壁的底部设有取水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现流程化操作、操作便捷省力、获取的结论准确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疏浚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底泥土工管袋脱水的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环保疏浚是将河湖污染底泥清除的有效工程手段,污染底泥经绞吸挖泥船疏浚后,泥浆经密闭管道输送到堆场或脱水场地,进行脱水处理,排出的余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在此环节中底泥脱水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土工管袋脱水是常采用的脱水工艺,具有全封闭处理,不改变底泥特性等优点。
土工管袋脱水需要在泥浆中添加絮凝剂,改善泥浆的脱水性能,加速底泥在土工管袋中的沉降,以达到快速脱水的目的。由于各地河湖底泥的物理化学特性不同,投加的絮凝剂的种类及投加量需要在施工前进行试验,以保证能达到最佳的脱水效果,同时脱水后排出的余水也需要进行检测及试验,以根据出水水质制定针对性的处理方案,避免余水不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现有技术中还不存在上述试验装置,导致无法对土工管袋的脱水效果进行合理的模拟,同时也不便于对余水进行取样检测试验,这导致无法为环保疏浚污染底泥脱水工艺提供工程可行的实施方案所需要的试验支持。在现有方式下,由于缺少必要的辅助试验装置,导致在获取上述检测和试验数据时费时费力,而且通常难以保证检测和数据获取时的准确性,导致无法作为有效的方案支持。因此,需要对上述试验装置进行优化设计以解决提到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现流程化操作、操作便捷省力、获取的结论准确可靠的用于底泥土工管袋脱水的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底泥土工管袋脱水的试验装置包括储泥桶、泥浆泵、加药组件、管道混合器、试验台和余水桶,土工管袋设置在试验台上;在储泥桶内设有搅拌组件,储泥桶的出口通过管路连接至泥浆泵的入口,泥浆泵的出口和加药组件的出口连接至管道混合器的入口,管道混合器的出口通过输送管道连接至土工管袋的入口;试验台包括采用支架支撑的脱水试验槽,在脱水试验槽内设有碎石垫层,土工管袋置于碎石垫层上,在脱水试验槽的底部还设有排水管,排水管连接至余水桶,在余水桶侧壁的底部设有取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的用于底泥土工管袋脱水的试验装置,通过设置储泥桶、泥浆泵、加药组件、管道混合器、试验台和余水桶,依次实现了泥浆的搅拌存储、加药输送、静置脱水以及余水收集步骤,因此实现了规范化、流程化的操作,与现有的分散化、随机化的操作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了一种具体的试验装置设计,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专用于进行底泥土工管袋脱水试验,能够得到准确可靠的试验结论。通过设置搅拌组件,实现了对泥浆的搅拌混匀处理。通过设置管道混合器,促进了泥浆与药剂之间的混合,充分发挥了药剂的性能。通过设置带有碎石垫层和脱水试验槽的试验台,实现了对土工管袋的稳定承托,同时保证了过滤后余水的收集,保证了试验结论的可靠性。本试验装置可以进行土工管袋脱水的全流程模拟,操作便捷,对药剂的投加、余水处理等工艺环节进行试验研究,能够为脱水工艺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优选地:在试验台的脱水试验槽侧部还设有用于计量土工管袋高度的标尺,标尺的零点与碎石垫层的表面齐平。
优选地:脱水试验槽的侧板的高度大于土工管袋完全充填泥浆后与碎石垫层的总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天航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天航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411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子生物学试验用提取研钵
- 下一篇:用于海洋油污回收的斜面式收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