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搬运的复合式吸盘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41296.5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11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胡茂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全力发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02 | 分类号: | B66C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衡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9 | 代理人: | 仲昌民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搬运 复合 吸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搬运的复合式吸盘,包括吸盘本体,所述吸盘本体包括吸盘主体以及与吸盘主体连接的排气管和密封唇,所述密封唇设置于吸盘主体的底部,所述排气管设置于吸盘主体的顶部;所述吸盘主体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中的真空发生器,所述真空发生器上设置有真空吸入口、压缩空气输入口和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排气管密封连接,所述压缩空气输入口与壳体一侧设置的气管孔连接。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通过设置的密封唇与工件的表面贴合,利用密封唇上设置的吸入孔将工件紧紧的吸附在密封唇的底面,而且吸入孔小能够防止工件被吸入和损坏;且整体结构紧凑,使用成本低,具有极高的抽吸能力,即使搬运多孔材料也能将其吸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盘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搬运的复合式吸盘。
背景技术
真空吸盘,又称真空吊具,是真空设备执行器之一,一般来说,利用真空吸盘抓取制品是最廉价的一种方式,因而真空吸盘是广泛应用于各种真空吸附设备上。
在非刚性和易弯曲的复合纺织物和箔片等行业中,现有复合纺织物行业主要利用人工进行搬运,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而且比较的费时;而箔片行业主要利用吸盘吸附搬运,然而,由于超薄的箔片在搬运时,受吸盘的吸附变形,而导致箔片的表面受损,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一种以便于复合纺织物和箔片搬运的吸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搬运的复合式吸盘,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使用方便,与传统的真空吸盘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通过设置的密封唇与工件的表面贴合,利用密封唇上设置的吸入孔将工件紧紧的吸附在密封唇的底面,而且吸入孔小能够防止工件被吸入和损坏;且整体结构紧凑,使用成本低,具有极高的抽吸能力,即使搬运多孔材料也能将其吸取。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搬运的复合式吸盘,包括吸盘本体,所述吸盘本体包括吸盘主体以及与吸盘主体连接的排气管和密封唇,所述密封唇设置于吸盘主体的底部,所述排气管设置于吸盘主体的顶部;所述吸盘主体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中的真空发生器,所述真空发生器上设置有真空吸入口、压缩空气输入口和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排气管密封连接,所述压缩空气输入口与壳体一侧设置的气管孔连接,所述真空吸入口与密封唇密封连接,所述密封唇上设置有贴合的底面,所述底面上设置有若干个与真空吸入口连接的吸入孔。采用此技术方案,吸盘主体为排气管和密封唇的载体;排气管用于排气;密封唇用于真空吸附工件;壳体为真空发生器的载体;真空发生器用于产生真空;真空吸入口用于真空抽气;压缩空气输入口用于接入外界压缩气管,以往真空发生器中注入压缩空气;排气口用于气体的排出;气管孔用于压缩气管的避让;底面用于与工件贴合;吸入孔用于将工件吸附在密封唇的底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排气管通过螺纹锁紧在吸盘主体上;其排气管上还设置有消音棉。采用此技术方案,用于排气管的安装固定;其中,消音棉用于减少排气所产生的噪音;排气管与排气口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采用阳极氧化铝材质制成;其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板。采用此技术方案,有助于增加壳体的使用寿命;其中,安装板用于与外部机械手臂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唇通过螺纹锁紧在真空吸入口。采用此技术方案,用于密封唇的安装固定;其中,密封唇与真空吸入口的连接处通过密封圈进行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吸入孔的直径设置在0.5-2mm。采用此技术方案,用于真空抽气,将复合纺织物、箔片以及电路板等吸附到密封唇的底面上,进行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新颖、使用方便,与传统的真空吸盘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通过设置的密封唇与工件的表面贴合,利用密封唇上设置的吸入孔将工件紧紧的吸附在密封唇的底面,而且吸入孔小能够防止工件被吸入和损坏;且整体结构紧凑,使用成本低,具有极高的抽吸能力,即使搬运多孔材料也能将其吸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全力发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全力发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412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锈钢防水螺母
- 下一篇:硫氮化合物形态组成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