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降尘功能的锅炉烟道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42127.3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69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杨竹;单永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红旗锅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1/00 | 分类号: | F23J11/00;F23J15/02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立超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3217 | 代理人: | 孙春玲 |
地址: | 150078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降尘 功能 锅炉 烟道 | ||
一种具有降尘功能的锅炉烟道,属于锅炉技术领域,以解决目前锅炉炉内降尘技术,多数都采用有放灰阀结构,对运行人员排灰工作要求高,容易造成灰堵,复燃烧毁放灰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燃尽段、离心分离降尘段和惯性分离降尘段,燃尽段、离心分离降尘段和惯性分离降尘段连接在一起形成U型通道,离心分离尘降段设有排尘口。本实用新型从锅炉炉膛排出的烟气经燃烬段后,使烟尘中的碳充分燃烧,进入离心分离降尘段,在该处烟气发生180°转向,产生离心分离,将烟气中携带的大颗粒直径飞灰分离出来,最后沉降到排尘口处,最后再对烟尘进行除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降尘功能的锅炉烟道,属于锅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锅炉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烟尘,烟尘浓度过大,会引起对流管壁积灰、磨损、锅炉初始烟尘浓度过高的现象。管壁大量积灰阻碍了烟气与水之间通过金属管壁换热的能力和增加烟气的流动阻力,造成锅炉排烟温度升高、热效率降低、引风电耗高、锅炉运行成本增加,降低锅炉使用寿命,加大锅炉排放烟尘治理难度等。目前锅炉炉内降尘技术,多数都采用有放灰阀结构,对运行人员排灰工作要求高,容易造成灰堵,复燃烧毁放灰管等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目前锅炉炉内降尘技术,多数都采用有放灰阀结构,对运行人员排灰工作要求高,容易造成灰堵,复燃烧毁放灰管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降尘功能的锅炉烟道。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降尘功能的锅炉烟道,包括燃尽段、离心分离降尘段和惯性分离降尘段,燃尽段、离心分离降尘段和惯性分离降尘段连接在一起形成U型通道,离心分离降尘段设有排尘口。
优选地,所述惯性分离降尘段内设有多个横向布置的第一吸热管。
优选地,离心分离降尘段设有转向烟窗,转向烟窗由两列交错布置的管组成。
优选地,所述排尘口处设有阀门。
优选地,离心分离降尘段内表面设有由耐火浇注料制成的耐火耐磨层。
优选地,所述燃尽段包括水冷隔烟管屏、辐射墙、第二吸热管和进烟口,进烟口与锅炉的炉膛连通,辐射墙与锅炉的炉膛相贴,辐射墙上设有第二吸热管,水冷隔烟管屏位于惯性分离降尘段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离心分离降尘段的形状为方漏斗形,且离心分离降尘段的排尘口位于惯性分离降尘段一侧。
优选地,惯性分离降尘段的内表面由第一水冷壁管屏包覆形成,惯性分离降尘段C设有排烟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从锅炉炉膛排出的烟气经燃烬段后,使烟尘中的碳充分燃烧,进入离心分离降尘段,在该处烟气发生180°转向,产生离心分离,将烟气中携带的大颗粒直径飞灰分离出来,最后沉降到排尘口处,最后再对烟尘进行除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E-E剖视图;
图3是图1的F-F剖视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A为燃尽段,A1为水冷隔烟管屏,A2为辐射墙,A3为第二吸热管,A4为进烟口,B为离心分离降尘段,B1为转向烟窗,B2为耐火耐磨层,C为惯性分离降尘段,B3为排尘口,C2为第一吸热管,C1为排烟口,D为炉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红旗锅炉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红旗锅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421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气空气混合器
- 下一篇:一种欧冶炉氧气风口喷吹煤气排水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