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医康复用穴位按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42224.2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19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韩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安 |
主分类号: | A61H39/04 | 分类号: | A61H39/04;A61H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范国刚 |
地址: | 121400 辽宁省锦***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康复 穴位 按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康复用穴位按摩装置,包括柜体、支撑腿、行走轮、气缸、活塞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上端部设有连接块、电动伸缩杆和腔体,所述腔体的后面中间固定插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前面的输出端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前端设有齿轮,所述腔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中横向插接有配合其使用的导向杆,同一侧的两个导向杆上在位于腔体内部的一端之间通过与齿轮相啮合的齿条连接,所述齿条的底部设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底部延伸至腔体外部且设有按摩板,所述按摩板的底部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按摩凸起。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灵活性高、使用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康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中医康复用穴位按摩装置。
背景技术
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医务人员在按摩患者穴位时,穴位按摩装置是十分必要的设备,因此需要用到穴位按摩装置。现有技术中的穴位按摩装置在使用时,不仅灵活性低,不能调节高度和位置,操作复杂,而且使用效果不好,不能对患者的穴位进行充分按摩,不便于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灵活性高、使用效果好的一种中医康复用穴位按摩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中医康复用穴位按摩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底部四周均设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设有行走轮,所述柜体外侧的上端部中间设有气缸,所述气缸中设有配合其使用的活塞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上端部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设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设有腔体,所述腔体的后面中间固定插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前面的输出端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前端设有齿轮,所述腔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中横向插接有配合其使用的导向杆,同一侧的两个导向杆上在位于腔体内部的一端之间通过与齿轮相啮合的齿条连接,所述齿条的底部设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底部延伸至腔体外部且设有按摩板,所述按摩板的底部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按摩凸起。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医康复用穴位按摩装置利用行走轮可以调节穴位按摩装置整体的位置,利用电动伸缩杆可以调节按摩板在患者身体上的位置,利用气缸可以调节按摩板的高度,从而适合不同体格的患者使用,提高了使用灵活性;利用电机、齿轮和两个齿条的配合,可使两个按摩板上下交错移动,从而对患者的穴位进行充分按摩,节省了大量人力,提高了使用效果。
作为改进,所述导向杆上在位于腔体外部的一端设有限位板,这样可以提高齿条的稳定性。
作为改进,所述柜体上设有配合其使用的把手,这样便于打开和关闭柜门。
作为改进,所述腔体的底面上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通孔,所述移动杆的底部通过通孔延伸至腔体外部,这样便于移动杆上下移动。
作为改进,所述行走轮上设有配合其使用的锁紧装置,这样可以提高穴位按摩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中医康复用穴位按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柜体,2、支撑腿,3、行走轮,4、锁紧装置,5、活塞,6、气缸,7、活塞杆,8、连接块,9、电动伸缩杆,10、齿条,11、导向杆,12、腔体,13、齿轮,14、电机,15、转动杆,16、矩形通孔,17、移动杆,18、按摩板,19、按摩凸起,20、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安,未经韩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422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蟹苗养殖饲料用造粒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有净化功能的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