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频炉上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43087.4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63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钱振杰;丁红峰;凌培丰;李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亚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4/06 | 分类号: | F27B14/06;F27B14/16;F27B14/08;F27B14/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14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汾湖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频 炉上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中频炉领域的一种中频炉上料装置,包括底座,底座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套,螺纹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配合使用,使用者通过开关开启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通过螺纹杆和螺纹套带动储料桶上升,使用者通过开关开启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通过转杆和蜗轮带动蜗杆转动,蜗杆通过卷筒对钢索收卷,钢索通过连接块带动挂钩移动,挂钩通过拉环带动储料桶移动,使物料倒入中频炉本体内,实现了自动上料,解决了现有的中频炉由于缺少上料装置,降低了生产效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频炉领域,具体是一种中频炉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中频炉是一种将工频50HZ交流电转变为中频的电源装置,把三相工频交流电,整流后变成直流电,再把直流电变为可调节的中频电流,供给由电容和感应线圈里流过的中频交变电流,在感应圈中产生高密度的磁力线,并切割感应圈里盛放的金属材料,在金属材料中产生很大的涡流,与其他铸造设备相比较,中频感应电炉具有热效率高、熔炼时间短、合金元素烧损少、熔炼材质广、对环境污染小、能精确控制金属液的温度和成分等优点。
在工业生产加工中需要使用到中频炉,而现有的中频炉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缺少上料装置,工人一般通过人工将需要熔化的金属材料从上料架处拿取,然后放入中频炉的进料口,但金属材料自身重量较大,工人在长时间上料后会较为疲劳,导致上料速度下降,从而增加了使用者的劳动力,降低了生产效率,继而满足不了使用者的需求,保障不了使用者的利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频炉上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中频炉由于缺少上料装置,降低了生产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频炉上料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远离螺纹套的一侧贯穿支撑柱并延伸至支撑柱的外侧,所述支撑架远离螺纹套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储料筒,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的外侧啮合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卷筒,所述卷筒的外侧设置有钢索,所述钢索的底部贯穿支撑柱并延伸至支撑柱的外侧,所述钢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正表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挂钩,所述挂钩的外侧套设有拉环,所述拉环远离挂钩的一侧与储料筒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底座顶部远离支撑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中频炉本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柱远离储料筒的一侧安装有开关,所述开关的电性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通过设置有开关,方便使用者开启和关闭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减少了劳动力,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顶部与第二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有定位块,提高了第二电机运转时的稳定性,防止第二电机发生脱落的现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架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撞垫,所述防撞垫的数量设置为两个,通过设置有防撞垫,能够减小储料筒与支撑架之间的碰撞力,同时能够保护储料筒和支撑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纹套远离支撑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支撑柱的内壁开设有与滑块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通过设置有滑块,提高了螺纹套移动时的稳定性,防止螺纹套移动时发生晃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块,所述弹性块的数量设置为两个,通过设置有弹性块,减小了滑块与支撑柱之间的碰撞,有效的延长了滑块与支撑柱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亚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东亚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430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厂用易于清理的楼梯
- 下一篇:一种线束开关和安全带锁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