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重溢流分层取水水利工程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45688.9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72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杜帅群;李晓彬;吴银刚;王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9/04 | 分类号: | E02B9/04;E02B9/06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龙超峰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重 溢流 分层 取水 水利工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重溢流分层取水水利工程,包括沿着河道中水流流动方向按照适当间距依次部署的多个泄水坝和溢流取水堰,多个泄水坝高度沿着水流流动方向逐渐降低,溢流取水堰高度小于最后一个泄水坝高度。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枢纽下游修建溢流取水堰,汇聚出水口低温水,形成表面积较大的水体,使其表层水体在自然流动和自由面接触过程中与外界温度相近,再采用溢流形式将其表层水下泄,满足生态环保要求,有效解决了枢纽下游水温过低的问题,有利于缩短工程建设工期,溢流取水堰工程规模较小,设计施工技术成熟,降低了工程成本,提高了工程安全性和工程效益,并且后期运行维护便利,提高了工程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水电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重溢流分层取水水利工程。
背景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中,为了更有效的利用水资源,往往将进水口设置在水库较低部位。由于水库深层取水温度过低,对下游动植物生长发育影响较大,目前,会通过在水库进水口上游增加一套叠梁闸门,通过控制叠梁门开启高度,使水库表层水优先进入取水口,从而保证下游出水口的水温与自然情况下相差不大。但是这种叠梁门分层取水技术需要增加进水塔的宽度和金属结构的制备与安装,并且后期维护工作劳动强度大,后期运行管理成本较大,工程经济效益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重溢流分层取水水利工程。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重溢流分层取水水利工程,包括沿着河道中水流流动方向按照适当间距依次部署的多个泄水坝和溢流取水堰,多个泄水坝高度沿着水流流动方向逐渐降低,所述溢流取水堰高度小于最后一个泄水坝高度。
所述泄水坝数量为一个。
所述多重溢流分层取水水利工程还包括部署于最后一个泄水坝与溢流取水堰之间河道中的消力池。
所述多重溢流分层取水水利工程还包括部署于最后一个泄水坝与溢流取水堰之间河道中的尾水出口。
所述溢流取水堰高度是可升降的。
所述溢流取水堰宽度是可伸缩的。
所述泄水坝是由混凝土浇筑而成。
所述溢流取水堰与最后一个泄水坝之间的间距大于100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枢纽下游修建溢流取水堰,汇聚出水口低温水,形成表面积较大的水体,使其表层水体在自然流动和自由面接触过程中与外界温度相近,再采用溢流形式将其表层水下泄,满足生态环保要求,有效解决了枢纽下游水温过低的问题,相比现有技术,不需要设计施工叠梁门分层取水进水塔,有利于缩短工程建设工期,溢流取水堰工程规模较小,设计施工技术成熟,降低了工程成本,提高了工程安全性和工程效益,并且后期运行维护便利,提高了工程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沿着河道纵向剖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泄水坝,2-溢流取水堰,3-消力池,4-尾水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重溢流分层取水水利工程,包括沿着河道中水流流动方向按照适当间距依次部署的多个泄水坝1和溢流取水堰2,多个泄水坝1高度沿着水流流动方向逐渐降低,溢流取水堰2高度小于最后一个泄水坝1高度。
进一步地,泄水坝1数量为一个。多重溢流分层取水水利工程还包括部署于最后一个泄水坝1与溢流取水堰2之间河道中的消力池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456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摄像头高识别率防夹电梯门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硬盘用稀土永磁体电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