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线合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46195.7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35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占印;陈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广连通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48 | 分类号: | H01R43/048;H01R43/05;H01R43/052 |
代理公司: | 苏州企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4 | 代理人: | 王丹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线 线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线合线装置,包括工作台,第一上料轨道,第二上料轨道,第一上料装置,第二上料装置,第一端子冲压装置,第二端子冲压装置,第一冲裁装置,第二冲裁装置,合线冲压装置和下料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上料轨道和第二上料轨道进行电线的导向上料,第一上料装置与第二上料装置进行电线的上料控制,第一端子冲压装置和第二端子冲压装置对电线一端进行与端子压合,第一冲裁装置和第二冲裁装置将电线截断和剥皮,并通过合线冲压装置对两根电线另一端进行同时与端子压合,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电线自动上料、切割、剥皮、端子压合和合线工序,并在电线合线后自动下料到指定区域内,增加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线加工合线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线合线装置。
背景技术
电线束是汽车电路中连接各电器设备的接线部件,通常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形成连接电路,现由于生产需要,需要将两根电线的一端使用端子进行合并,此过程需要先将电线先进行电线切断,然后将电线两端的外保护皮去除,再将电线非合并的一端进行与端子分别和压合,在对电线另一端进行两根的电线与同一端子进行压合,原有的设备都是通过多台设备进行处理加工,再进行两根电线和合线与同一端子压合,如此降低了生产效率的同时,需要员工进行反复移动产品并进行上料,进一步的降低了生产效率,同时提高了员工的劳动强度,且多台设备占用空间大,生产成本较高,不宜于现有的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电线合线装置,实现了电线自动上料、切割、剥皮、端子压合和合线工序,并在电线合线后自动下料到指定区域内,增加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线合线装置,包括工作台,第一上料轨道,第二上料轨道,第一上料装置,第二上料装置,第一端子冲压装置,第二端子冲压装置,第一冲裁装置,第二冲裁装置,合线冲压装置和下料装置,该工作台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上料轨道和第二上料轨道,该第一上料轨道临近处的工作台上固定安装有第一上料装置,第二上料轨道临近处的工作台上固定安装有第二上料装置,该第一上料装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端子冲压装置,第一上料装置远离第一上料轨道的一端设有第一冲裁装置,第二上料装置远离第二上料轨道的一端的工作台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端子冲压装置,该第二端子冲压装置远离第二上料装置的一侧工作台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冲裁装置,该第二冲裁装置远离第一冲裁装置的一侧工作台上固定安装有合线冲压装置,该合线冲压装置远离第二冲裁装置的一侧工作台上固定安装有下料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冲裁装置远离第一上料装置的一侧工作台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滑轨,该第一滑轨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合线夹爪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冲裁装置远离第二端子冲压装置的一端的工作台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滑轨,该第二滑轨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合线夹爪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上料装置包括动力箱,上料动力辊,电线导向装置和旋转底座,该动力箱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旋转底座,该旋转底座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电线导向装置,该电线导向装置临近第一冲裁装置的一侧旋转底座上固定安装有上料动力辊,该上料动力辊远离电线导向装置的一端的旋转底座上也固定安装有一个电线导向装置。
更进一步的,所述下料装置包括旋转机械臂和下料夹爪装置,该下料机械臂上固定连接有下料夹爪装置,该下料装置远离合线冲压装置的一端的工作台上开设有下料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电线自动上料、切割、剥皮、端子压合和合线工序,并在电线合线后自动下料到指定区域内,增加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广连通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广连通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461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