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活水单元及活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46377.4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948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博力国际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1/04 | 分类号: | E03B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 31316 | 代理人: | 王峥 |
地址: | 瑞士约纳,萨***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水 单元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活水单元,涉及房屋水管给水领域,包括供水主管、供水支管、回水支管、用水点;所述供水支管与所述供水主管连接,用水点包括常开用水点和非常开用水点,所述非常开用水点为至少二个,所述供水支管环形连接至少二个所述非常开用水点,所述回水支管从所述供水支管的水压最低处引出,所述回水支管与回水主管连接,所述回水主管与所述常开用水点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供水管各个管段不存在死水,管道中的水可不在外接终端设备的情况下保持流动,并且更节能高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水管给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水单元及活水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房屋给水系统设计中,通常是通过主水管将软水供给给房屋的各个房间,再通过供水支管直接连接到房间内的各个用水点(例如淋浴、台盆、马桶、浴缸、洗衣机等)。这种供水方式带来的问题即各个用水点之间都是独立的并联关系,只有在打开对应管道的用水点时,管道中的软水才能产生流动,在不常用的供水支管末端的出水口管段容易形成死水,软水容易在不常用的供水支管中长期滞留而滋生细菌,导致水质浑浊,危害用户的身体健康。而且,在现有的给水系统管路设计中,多个出水口同时使用时,易出现水流压力小,流量小的情况,影响用户的日常用水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给水连接方式,令供水管中的水保持流动,保证用水健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活水单元,包括供水主管、供水支管、回水支管、用水点;所述供水支管与所述供水主管连接,用水点包括常开用水点和非常开用水点,所述非常开用水点为至少二个,所述供水支管环形连接至少二个所述非常开用水点,所述回水支管从所述供水支管的水压最低处引出,所述回水支管与回水主管连接,所述回水主管与所述常开用水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回水支管的管径小于所述供水支管的管径。
进一步地,所述回水主管的管径小于或等于所述供水主管的管径。
进一步地,所述供水支管包括多个弯折部,所述弯折部设置三通U形连接件,所述三通U形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和出水口,所述第一连接口和所述第二连接口与所述供水支管环状连接,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口和所述第二连接口之间,所述出水口被设置为所述非常开用水点。
进一步地,所述供水支管和回水支管的公称直径为15至20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供水主管和回水主管的公称直径为15至25毫米。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活水系统,包括多个如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活水单元,每个所述活水单元的所述回水支管与回水立管连接,所述回水立管与所述回水主管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自动换水器,所述自动换水器与常开用水点连接,所述自动换水器还包括定时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供水管各个管段不存在死水,管道中的水可不在外接终端设备的情况下保持流动,并且更节能高效。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活水单元布局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三通U形连接件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活水系统布局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博力国际股份公司,未经吉博力国际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463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