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具喷淋喷嘴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46787.9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93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邓汝亮;马俊彪;关锡辉;王鹤;邓锦烽;利敬常;沈巨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卢璐 |
地址: | 5107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喷淋 喷嘴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喷淋喷嘴的检测装置,包括:分配板、第一气源支路、第二气源支路及喷水支路。当需要对喷嘴保养后的实绩效果进行检测时,将喷嘴装设于分配板上,然后可以单独开启吹气控制阀,吹气控制阀开启后,第一气源支路便相应将气体通过第一对接通道、吹气口送入到喷嘴中,并由喷嘴向外喷出,可以相应检测喷嘴的吹气口处的密封性问题,判断喷嘴的吹气口处的密封圈是否完好;同样的方式可以检测控制气口处的密封性问题,以及进水口处的密封性问题;还可以同时开启吹气控制阀、控制气阀与水阀,此时进入到喷嘴中的气体与水相互混合,形成水雾,并由喷嘴向外喷出,可以通过观察喷嘴向外喷出的水雾效果来判断喷嘴的雾化效果是否达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喷淋喷嘴的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具喷淋喷嘴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喷淋是铸造工艺中工件成型的前一工序,用于在模具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主要成分为脱模剂),防止工件粘模以及起到稳定模具产品品质的作用。传统地,铸造加工厂中完成喷淋工序的多数是依靠一种外混式的模具喷淋喷嘴(下文均简称喷嘴),大部分喷淋系统所使用的脱模剂中掺杂有蜡,如果蜡残留在喷嘴中将会造成喷嘴堵塞。因此喷淋设备维护时需要定期对喷嘴进行清洗保养的工作。外混式的喷嘴的结构复杂,涉及多种微型密封圈,维护人员保养时会有密封圈漏装的风险以及因为清洗不干净会导致喷嘴保养完毕后安装到设备上时出现异常漏液的故障。一般地,将喷嘴安装到喷淋设备上进行试机才能判断保养后的实绩效果,如有发现异常泄漏则会将喷嘴再次拆卸进行维护或更换处理。然而,喷淋设备上的喷嘴数目较多,每次维护喷淋设备时均需要卸下较多的喷嘴,且一旦出现异常漏液的情况,需要重新拆卸检查,再安装试机,这样会导致庞大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模具喷淋喷嘴的检测装置,它能够对喷嘴进行线下检测,尽可能减小工作量。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模具喷淋喷嘴的检测装置,所述模具喷淋喷嘴的检测装置包括:分配板,所述分配板用于装设待进行检测的喷嘴,所述分配板上设有第一对接通道、第二对接通道及第三对接通道,所述第一对接通道用于与所述喷嘴的吹气口对接连通,所述第二对接通道用于与所述喷嘴的控制气口对接连通,所述第三对接通道用于与所述喷嘴的进水口对接连通;第一气源支路,所述第一气源支路的进气端用于接入混合气源,所述第一气源支路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一对接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气源支路上设有吹气控制阀;第二气源支路,所述第二气源支路的进气端用于接入控制气源,所述第二气源支路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二对接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气源支路上设有控制气阀;喷水支路,所述喷水支路的进水端用于接入水源,所述喷水支路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三对接通道连通,所述喷水支路上设有水阀。
上述的模具喷淋喷嘴的检测装置,当需要对喷嘴保养后的实绩效果进行检测时,将喷嘴装设于分配板上,使得喷嘴的吹气口与第一对接通道对接连通,喷嘴的控制气口与第二对接通道对接连通,喷嘴的进水口与第三对接通道对接连通,然后可以单独开启吹气控制阀,吹气控制阀开启后,第一气源支路便相应将气体通过第一对接通道、吹气口送入到喷嘴中,并由喷嘴向外喷出,可以相应检测喷嘴的吹气口处的密封性问题,判断喷嘴的吹气口处的密封圈是否完好;也可以单独开启控制气阀与水阀,控制气阀与水阀开启后,第二气源支路将气体通过第二对接通道、控制气口送入到喷嘴中,从而实现开启喷嘴的阀芯,将喷嘴的水路打开,与此同时,喷水支路通过第三对接通道、进水口进入到喷嘴的水路并由喷嘴向外喷出,可以相应检测控制气口处的密封性问题,判断控制气口处的密封圈是否完好,也可以相应检测进水口处的密封性问题,判断进水口处的密封圈是否完好;还可以同时开启吹气控制阀、控制气阀与水阀,此时进入到喷嘴中的气体与水(水用于模拟送入到喷嘴中的脱模剂)相互混合,形成水雾,并由喷嘴向外喷出,可以通过观察喷嘴向外喷出的水雾效果来判断喷嘴的雾化效果是否达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467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瓷片加热测试夹具
- 下一篇:一种使用远红外器件实现人体跟踪的云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