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盘式电子听诊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47083.3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17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黄陈;梁馨予;王建;徐静;冯筱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7/04 | 分类号: | A61B7/04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刘立烈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盘 电子 听诊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院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吸盘式听诊器。一种吸盘式电子听诊器,包括听音部分,还包括固定装置和拾音装置;拾音装置与固定装置固定连接;固定装置包括环形板,环形板的内壁与拾音装置固定连接;环形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气囊;环形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吸盘;所述吸盘与环形板固定连接;气囊与吸盘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吸盘将听诊器固定在病人的腹部上,避免了听诊器发生不必要的位移使得听诊结果不准确,而且也不用医生或病人用收按着听诊器,到时杂音过多的问题。同时听音结构与听诊器之间的信息传输摆脱了传统的传导胶管长度的限制,使得医生也不需要保持某种姿势听诊,避免了医生的疲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院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吸盘式听诊器。
背景技术
目前流通使用的各种医用听诊器,给医疗诊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根据听诊器听到体内代表各种疾病和正常体征而发出的声响及改变,通过声响鉴别诊断,它是医生不可缺少的随身便携的诊断器具。
在诊断有些疾病的时候,需要较长时间听诊,而使用现有的听诊器就需要医生长时间保持某一个姿势,使得医生较为疲劳。比如通过腹鸣音来判断一个人的肠道蠕动情况时,就面临着听诊时间较长,医生比较疲劳,而听诊器又无法固定在病人身上,会发生不必要的移动,使得影响到听诊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听诊器在长时间听诊时容易造成医生疲劳且容易发生不必要的移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以固定在病人身上的吸盘式电子听诊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一种吸盘式电子听诊器,包括听音部分,还包括固定装置和拾音装置;所述的拾音装置与固定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环形板,所述的环形板的内壁与拾音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的环形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气囊;所述的环形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吸盘;所述吸盘与环形板固定连接;所述的气囊与吸盘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的拾音装置包括有拾音器、电源模块、声音传感器和通信模块;所述的拾音器与环形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的电源模块安装在环形板中,与声音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的声音传感器安装在拾音器的背面,与拾音器固定连接;所述的通信模块与声音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的听音部分与通信模块通信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气囊为半球形,且气囊的开口处与环形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吸盘的形状为锥形,吸盘的小端与环形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拾音器的正面朝向吸盘所在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通信模块采用无线通信模块。
作为优选,所述的拾音装置还包括有半球形外壳和开关按钮;所述的半球形外壳的开口处与环形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开关按钮安装在半球形外壳的最高点。
作为优选,所述的环形板上开有若干个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吸盘将听诊器固定在病人的腹部上,避免了听诊器发生不必要的位移使得听诊结果不准确,而且也不用医生或病人用收按着听诊器,到时杂音过多的问题。同时听音结构与听诊器之间的信息传输摆脱了传统的传导胶管长度的限制,使得医生也不需要保持某种姿势听诊,避免了医生的疲劳。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吸盘式电子听诊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吸盘式电子听诊器剖视图
其中:1、吸盘,2、环形板,3、气囊,4、平面,5、拾音器,6、开关按钮,7、通孔,8、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470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建筑用多点拼接H钢柱
- 下一篇:一种搬运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