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避雷器外置的GIS设备三相垂直出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47980.4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84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姜文;毛毳闽;付磊;王家鹏;杨洸;吴丹;王伟;李錾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22 | 分类号: | H02B1/22;H02B1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避雷器 外置 gis 设备 三相 垂直 出线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避雷器外置的GIS设备三相垂直出线结构,包括GIS设备和多个间隔设置的出线构架,所述GIS设备一侧连接有GIS设备出线套管,所述GIS设备还包括独立固定在出线构架下方地面的避雷器;所述出线构架包括出线构架柱,所述出线构架柱上固定连接有绝缘子串,所述绝缘子串一端连接三相输电线,另一端连接三相连接线,所述三相连接线竖直向下分别与GIS设备出线套管和避雷器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将避雷器独立外置于GIS设备,便于避雷器的检修,同时大大减小了GIS设备出线套管的受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输电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避雷器外置的GIS设备三相垂直出线结构。
背景技术
110kVGIS户外配电装置一般采用GIS出线套管平行母线布置,设置单层出线构架,三相输电线为水平布置,为满足间隔内设备及出线相间带电距离要求,出线构架横向跨度远大于GIS设备本体尺寸,不能充分发挥GIS设备节省占地的优势。如果采用三相垂直出线方式,避雷器内置于GIS设备内部,可将出线构架的横向跨度大大减小,但存在GIS内部的避雷器检修不便,出线数量多于6回路时需采用四回路终端塔,其中一个回路用于检修,其他三个回路用于陪停。此外,GIS设备为防止不均匀沉降而采用整板基础,出线构架和支腿基础均较大。两者相邻布置容易导致GIS设备与构架基础发生干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避雷器外置的GIS设备三相垂直出线结构,该结构可以方便避雷器的检修、减小GIS出线套管受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避雷器外置的GIS设备三相垂直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GIS设备和多个间隔设置的出线构架,所述GIS设备一侧连接有GIS设备出线套管,所述GIS 设备还包括独立固定在出线构架下方地面的避雷器;所述出线构架包括出线构架柱,所述出线构架柱上固定连接有绝缘子串,所述绝缘子串一端连接三相输电线,另一端连接三相连接线,所述三相连接线竖直向下分别与GIS设备出线套管和避雷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三相连接线一端连接绝缘子串,另一端与线夹固定,所述线夹通过两根导线分别与GIS设备出线套管和避雷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出线构架柱包括互相平行设置的长边钢管柱和短边钢管柱,所述长边钢管柱和所述短边钢管柱的上端通过斜边钢管柱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长边钢管柱与所述斜边钢管柱之间还固定连接有上下间隔设置的三个横撑。
进一步地,相邻的出线构架柱上相同高度的横撑之间连接有横梁,绝缘子串固定在横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便于检修。将避雷器独立外置于GIS设备,避免了设置检修端口和检修完成后的耐压试验,可以独立进行检修和更换,操作空间大,大大减小了检修的工作量。
2、减小出线套管受力。由于GIS设备出线套管一般为斜角布置,当上方三相连接线较长、线径较大时,套管端子受力及扭矩较大,该三相连接线长期在风力作用下摇摆张拉有可能引起出线套管端部螺栓的松动和漏气。采用避雷器独立于GIS设备之外时,三相连接线通过线夹分别连接避雷器和GIS设备出线套管,避雷器由于结构强度更大承受拉力较强,减小了出线套管的受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GIS设备三相垂直出线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各部件标号如下:出线构架柱1、长边钢管柱101、短边钢管柱102、斜边钢管柱103、横撑104、横梁2、避雷器4、GIS设备5、GIS设备出线套管6、三相连接线7、线夹8、三相输电线9、绝缘子串10、跳线11。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479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