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储能BMS热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48599.X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42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周琦;胡健楠;王轶荣;盛大勇;王伟光;陈世瑞;段新社;王利全;郜超宇;郭晓宇;谢栓库;韩文伟;龚炳瑞;史少婕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汾西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8 | 分类号: | H01M10/48;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568;H01M10/656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bms 管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能BMS热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控温调节系统、油压检测系统、防爆系统、储能电池仓温度均衡系统和流向控制系统;控温调节系统包括加热室、内层进油管、隔热保温油室、高温导热硅油室、散热片、辅助散热风扇、高温导热硅油油枕、隔热保温油油枕和内层出油管;内层进油管、内层出油管、高温导热硅油油枕和多个油管构成内部管路,管道、隔热保温油室、高温导热硅油室和隔热保温油油枕构成外部管路,内部管路和外部管路通过单向阀相同,形成循环管路,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高温导热硅油和隔热保温油,辅助加热和辅助散热之间的热量传导,实现一种动态的内环境温度动态平衡,保障储能系统运行安全可靠,提高电池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温度自动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能BMS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储能系统中,利用储能电池作为储存电量的基本单元,同BMS控制板、电气保护一同封装在电池包内,储能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循环次数多、低温时电池活性低、高温稳定性差的特性;现储能系统领域中储能电池广泛应用,安全可靠的运行对内部环境温度控制尤为重要,一般储能系统中通过空调来调节电池仓内温度,既费电效果也不是很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能BMS热管理系统,通过高温导热硅油和隔热保温油,辅助加热和辅助散热之间的热量传导,实现一种动态的内环境温度动态平衡,保障储能系统运行安全可靠,提高电池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储能BMS热管理系统,包括控温调节系统、油压检测系统、防爆系统、储能电池仓温度均衡系统和流向控制系统;
所述控温调节系统包括加热室、内层进油管、隔热保温油室、活塞、高温导热硅油室、散热片、辅助散热风扇、高温导热硅油油枕、隔热保温油油枕和内层出油管;
所述油压检测系统包括泄压阀、油枕液位管和压力检测仪;
所述防爆系统包括灭火阀和呼吸阀;
所述储能电池仓温度均衡系统包括流量控制阀、隔层油管、储能电池仓、储能电池包和BMS总控制系统;
所述流向控制系统包括直驱变频循环泵、管道、单向阀和蝶阀;
所述高温导热硅油油枕一侧与加热室通过管路相连,管路上设蝶阀和直驱变频循环泵,所述加热室和内层进油管相连,所述内层进油管末端内侧与隔层油管相连,两管之间设流量控制阀,所述隔层油管末端连接内层出油管的内侧,两管之间设单向阀II,内层出油管末端连接高温导热硅油油枕底部,整个内层管路内部形成一个储能电池仓,储能电池仓内设多个储能电池包和BMS总控制系统,储能电池包和BMS总控制系统之间、各电池包之间均设油管,油管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内层出油管和内层进油管连接,油管的进口设流量控制阀,油管的出口设单向阀;所述流量控制阀与BMS总控制系统通过通讯线相连;
所述内层进油管上连接灭火阀;
所述内层进油管和内层出油管的外侧分别与两侧的高温导热硅油室相连,中间设单向阀,两侧的高温导热硅油室分别与隔热保温油室连接,中间通过活塞隔离;
两侧的隔热保温油室通过管道连接,管道中间设隔热保温油油枕;
所述高温导热硅油油枕和隔热保温油油枕上均安装油枕液位管、压力检测仪、泄压阀、和呼吸阀;
所述高温导热硅油室与隔热保温油室外层均覆盖散热片,散热片上安装辅助散热风扇;
所述加热室内设云母加热片;
所述散热片是锯齿形状,铝合金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汾西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汾西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485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酱腌菜加工用粉碎机
- 下一篇:一种整体转子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