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袋体与输液器管路分体式连接的营养袋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53253.9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51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朱强;谢立平;周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康进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J1/10;A61J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李帅 |
地址: | 213111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管路 体式 连接 营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袋体与输液器管路分体式连接的营养袋,包括营养袋本体,所述营养袋本体表面设有侧袋,所述侧袋内部收纳有全封闭包装袋,所述全封闭包装袋内部设有输液器管路,且输液器管路的末端套设有鲁尔外锥,本实用新型通过把输液器管路密封在全封闭包装袋内部,保证输液器管路在使用前处于无菌状态,营养袋本体与输液器管路采用分体式连接形式,输液前输液器管路与营养袋本体完全分离,避免灌装好营养液的营养袋本体运输至患者病房过程中输液器管路的破损,侧袋用于收纳存储输液器管路的全封闭包装袋,可以避免输液器管路的遗失,输液器管路末端的静脉针替换为标准的鲁尔外锥,避免造成患者外周静脉的损伤,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袋体与输液器管路分体式连接的营养袋。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静脉营养输液袋,其袋体和输液器管路通过一个注塑件连接成一体,其中的输液器管路存放于一个半封闭式的包装袋中,袋体、输液器管路、进液管路再作为一个整体,包装于一个封闭式的包装袋中,保持内部无菌。
但是,现有的这种设计形式有以下缺点:
(1)临床需要在静配中心打开产品的包装,进行营养液的灌装。打开产品的包装后,由于输液器管路采用半封闭式包装,细菌极易通过包装的开口处进入静脉针及管路内部,破坏产品的无菌状态,导致患者输液感染;
(2)灌装好的营养袋运输至患者病房的过程中,输液器管一直连接于袋体上,极易导致袋体与输液器管路连接部分破损,造成营养液泄漏和污染;
(3)输液器管路的末端配套静脉钢针,只能进行外周静脉穿刺,按照临床输液指南的要求,通过外周静脉输注高渗透性的营养液,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药物外渗、静脉炎等严重伤害,同时静脉钢针容易导致医护人员的针刺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袋体与输液器管路分体式连接的营养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的这种设计形式,临床需要在静配中心打开产品的包装,进行营养液的灌装。打开产品的包装后,由于输液器管路采用半封闭式包装,细菌极易通过包装的开口处进入静脉针及管路内部,破坏产品的无菌状态,导致患者输液感染;灌装好的营养袋运输至患者病房的过程中,输液器管一直连接于袋体上,极易导致袋体与输液器管路连接部分破损,造成营养液泄漏和污染;输液器管路的末端配套静脉钢针,只能进行外周静脉穿刺,按照临床输液指南的要求,通过外周静脉输注高渗透性的营养液,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药物外渗、静脉炎等严重伤害,同时静脉钢针容易导致医护人员的针刺风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袋体与输液器管路分体式连接的营养袋,包括营养袋本体,所述营养袋本体表面设有侧袋,所述侧袋内部收纳有全封闭包装袋,所述全封闭包装袋内部设有输液器管路,且输液器管路的末端套设有鲁尔外锥,通过把输液器管路密封在全封闭包装袋内部,保证输液器管路在使用前处于无菌状态,营养袋本体与输液器管路采用分体式连接形式,输液前输液器管路与营养袋本体完全分离,避免灌装好营养液的营养袋本体运输至患者病房过程中输液器管路的破损,侧袋用于收纳存储输液器管路的全封闭包装袋,可以避免输液器管路的遗失,输液器管路末端的静脉针替换为标准的鲁尔外锥,使用鲁尔外锥与PICC导管、CVC导管等中心静脉导管的接头旋转连接,可以直接将静脉营养液输送至患者的中心静脉内,避免造成患者外周静脉的损伤,同时可以降低医护人员使用静脉钢针穿刺带来的针刺风险。
优选的,所述营养袋本体的顶端位置开设有吊孔,吊孔用于对营养袋本体悬挂支撑,方便固定在输液架上。
优选的,所述侧袋一侧呈开口式设置,所述侧袋的腔体面积大于全封闭包装袋的面积,通过把输液器管路密封在全封闭包装袋内部,保证输液器管路在使用前处于无菌状态,营养袋本体与输液器管路采用分体式连接形式,输液前输液器管路与营养袋本体完全分离,避免灌装好营养液的营养袋本体运输至患者病房过程中输液器管路的破损,侧袋用于收纳存储输液器管路的全封闭包装袋,可以避免输液器管路的遗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康进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康进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532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