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负载入水减速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53548.6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09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郝春阳;李计明;霍志刚;解军昌;李燕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北方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阳理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王民盛 |
地址: | 030009 山西省太原***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入 减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负载入水减速的装置,属于机械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减速网体(1)、浮力筒(2)、系绳(3);减速网体(1),用于阻拦所述负载,保证所述负载入水后,着落在减速网体(1)上,并带动其一起向下运动;浮力筒(2)用于给减速网体(1)提供浮力;系绳(3)用于连接减速网体(1)与浮力筒(2)。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解决了负载二次利用需要修磨,井体深度加大带来的成本浪费与效率低下等问题,同时该装置成本低,重复利用率高,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负载入水减速的装置,属于机械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井体内负载以一定速度入水后降低水下运动速度与减小水下运动的距离,目前使用的方法为靠深水降低负载在水中的运动速度。但该方法在负载入水后,水下运动的距离较深,如在有限水深的情况下,负载触底时速度较高,存在发生塑性变形的可能。负载二次使用时,需要修磨,造成成本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缺陷,为了解决负载以一定速度入水后触底,发生塑性变形,造成成本浪费的问题,提出一种负载入水减速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负载入水减速的装置,包括:减速网体、浮力筒、系绳;
减速网体,用于阻拦所述负载,保证所述负载入水后,着落在减速网体上,并带动其一起向下运动;
浮力筒用于给减速网体提供浮力;
系绳用于连接减速网体与浮力筒。
工作过程:将多个浮力筒使用系绳固位连接于减速网体后,置于井体内所述负载入水位置,在浮力筒的浮力作用下,浮于水面,所述负载入水后接触减速网,并带动其向下运动一段距离后在浮力筒的作用下开始向上运动直至浮出水面;取走所述负载,继续下一次减速所述负载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减速网体采用高强度纤维材料制成,外形成网兜状,一是便于所述负载落入网体后,网体能够裹附在所述负载外表面,避免所述负载因滚动而导致其落入周边水中;二是因为负载在落入水中的一刹那冲击载荷巨大,如减速网体浮于水面,在极端情况下减速网体可能被击穿,而做成网兜状时负载入水的一刹那,水的阻力卸掉了负载大部分的冲能,待负载着落在网体上时,网体承受的力也得到极大的降低,极大的提高了减速网体的重复使用性。
作为优选,所述减速网体材料采用聚酯纤维。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负载入水减速的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实用,解决了负载二次利用需要修磨,井体深度加大带来的成本浪费与效率低下等问题,同时该装置成本低,重复利用率高,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负载入水减速的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减速网体;2-浮力筒;3-系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说明,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负载入水减速的装置组成结构示意图,包括:减速网体1、浮力筒2、系绳3;其中,
减速网体1,用于阻拦所述负载,保证所述负载入水后,着落在减速网体上,并带动其一起向下运动;
浮力筒2用于给减速网体1提供浮力;
系绳3用于连接减速网体1与浮力筒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北方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北方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535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滑丝钻尾螺丝
- 下一篇:一种汽车构件高强度紧固件螺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