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微纳米气泡扩散深度净化水体水质的生态礁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55173.7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04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林映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C02F3/10;C02F3/00;C02F3/32;C02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7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纳米 气泡 扩散 深度 净化 水体 水质 生态 礁石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微纳米气泡扩散深度净化水体水质的生态礁石装置,主要包括礁石主体、微纳米气泡扩散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微纳米气泡扩散装置设于礁石主体内腔上。通过微纳米气泡扩散装置协同生态礁石内的环境友好型微生物的净水功能,达到双重深度净化水体水质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微纳米气泡扩散深度净化水体水质的生态礁石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净水处理技术中,需要提高水体溶解氧,降低水体COD和BOD,通常使用的方式有叶轮增氧、水车增氧、曝气增氧等,但这些方式效果单一,安装、维护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微纳米气泡扩散深度净化水体水质的生态礁石装置,通过微纳米气泡扩散装置协同生态礁石内的环境友好型微生物的净水功能,达到双重深度净化水体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微纳米气泡扩散深度净化水体水质的生态礁石装置,主要包括礁石主体、微纳米气泡扩散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微纳米气泡扩散装置设于礁石主体内腔上,所述的礁石主体内腔上方设有漂浮装置,所述的漂浮装置连通输气管的一端,所述的输气管另一端与地面上的产气设备连通,所述的礁石主体内腔底部固定有螺旋伸缩管,所述的螺旋伸缩管通过丝扣连接头与中空支架的一端连接,所述的中空支架另一端与管道的一端一体成型并且相通,管道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软管相连通,所述的礁石主体外表面上设有种植篮,所述的礁石主体外表面底部下方设有固定环,所述的固定环通过铰链与固定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礁石主体内腔底部水平设有气泡扩散盘。
进一步的,所述的微纳米气泡扩散装置两侧均设有微生物固载体。
进一步的,所述的礁石主体上方设有吊环。
进一步的,所述的种植篮内预置有填料。
进一步的,所述的种植篮上种植有沉水植物。
进一步的,所述的螺旋伸缩管内螺纹结构上方套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的礁石主体外表面设有防水灯光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的礁石主体外形模仿天然礁石形状。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与效果是:
1)利用难以分解的废弃残渣为微生物固载体中的微生物提供繁殖条件,使得废弃物得到资源化利用。
2)所述的管道出口正对着气泡扩散盘,即射出的气泡与气泡扩散盘呈90°,使带压力的微气泡及微纳米气泡撞击到气泡扩散盘后通过做功积累、气泡间逐级互推,实现将气泡从面向扩散到纵向立体扩散,大量的纳米级和超纳米级气泡,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它们还具有很强的负离子释放能力,其微电极能够将水分子电解成羟基负离子,这种羟基负离子以及随之而成的羟基自由基具有极强的分解能力,不仅可以有效分解微生物固载体自身微孔中吸附的有害物质,使微生物固载体得到自洁,从而保证微生物固载体上环境友好型微生物的长效性,同时,还能带动一部分环境友好型微生物扩散至水体中,达到双重净化水体水质,大大增强其净水能力。
3)礁石主体外表面还设有防水灯光设备,一方面具有景观效果,另一方面为沉水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所必须的光照条件,沉水植物光合作用进一步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微纳米气泡扩散深度净化水体水质的生态礁石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551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锂电池测试的结构组件
- 下一篇:一种压缩机壳体组件高度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