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感受牵张刺激的肌梭教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55924.5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70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边慧;边燕;金会艳;陈德多;王敏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G09B9/00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500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感受 刺激 教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感受牵张刺激的肌梭教具,包括两个拉手板(1),在两个拉手板(1)之间设有相互平行排列的梭外肌模型(2)和肌梭模型(3),其中在梭外肌模型(2)外侧设有第一旋钮(21);肌梭模型(3)的两端为梭内肌模型(31),肌梭模型(3)的中部设有呈梭型状的中间感受装置(32),且在梭内肌模型(31)上均设有第二旋钮(311)来使梭内肌模型(31)收缩,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梭外肌模型(2)和肌梭模型(3)的压缩或者拉伸模拟牵张反射,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感受牵张刺激的肌梭教具。
背景技术
牵张反射是指有完整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在受外力牵张伸长时引起的被牵拉的同一肌肉发生收缩的反射。牵张反射的感受器是肌梭,肌梭位于一般肌纤维之间,呈梭状,其外层是一结缔组织囊,囊内含有6~12根肌纤维,称为梭内肌纤维。囊外肌纤维称为梭外肌纤维。如说明书附图7所示,肌梭与梭外肌纤维平行排列,两者呈并列关系。梭内肌纤维由位于两端的收缩成分和位于中间的感受装置(非收缩成分)所构成,肌梭的传入神经纤维是Ia纤维,Ia类纤维的末梢呈螺旋形缠绕与肌梭中部感受装置,Ia类纤维终止于α运动神经元。γ运动神经元的传出纤维支配梭内肌纤维的收缩成分。当肌肉受外力牵拉而使肌梭感受装置被拉长兴奋时,螺旋形末梢发生形变而引起Ia类纤维传入冲动增加,肌梭的传入冲动增加可引起支配同一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兴奋,使梭外肌收缩,从而形成一次牵张反射。当一次牵张反射结束后,由于梭外肌缩短无法再次兴奋肌梭,因此无法实现梭外肌持续收缩。此时γ运动神经元兴奋,引起梭内肌收缩,肌梭再次被拉长兴奋,引起牵张反射,受牵拉肌肉表现为持续收缩。由于受牵拉肌肉处于持续、轻度收缩状态,对于学生来说不容易理解,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教具,能呈现此状态便于学生理解。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感受牵张刺激的肌梭教具。
具体采用了以下设计结构及设计方案:
一种感受牵张刺激的肌梭教具,包括两个拉手板(1),在两个拉手板(1)之间设有相互平行排列的梭外肌模型(2)和肌梭模型(3),其中在梭外肌模型(2)外侧设有第一旋钮(21);肌梭模型(3)的两端为梭内肌模型(31),肌梭模型(3)的中部设有呈梭型状的中间感受装置(32),且在梭内肌模型(31)上均设有第二旋钮(311)来使梭内肌模型(31)收缩。
优选的,所述梭外肌模型(2)和肌梭模型(3)均采用柔性材料,可压缩或拉伸。
优选的,所述第一旋钮(21)和第二旋钮(311)的延伸端分别内嵌于梭外肌模型(2)和梭内肌模型(31)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旋钮(21)和第二旋钮(311)均设有旋轴(4),且在旋轴(4)延伸端上均缠绕有卷带(5)。
优选的,所述卷带(5)设置于梭外肌模型(2)和梭内肌模型(31)内,且卷带(5)的前端均与梭外肌模型(2)和梭内肌模型(31)的一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旋钮(21)和第二旋钮(311)均控制卷带(5)的收紧或放松。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医科大学,未经昆明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559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实验小车
- 下一篇:一种便于拆装的车载天线